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3/ 21 10:40:49
来源:正义网

访"双百政法英模"潘丽琼 :一路求索,"赶考"半生

字体:

  记者采访后,笔记本上留下一连串清晰的数字。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从某些方面解码这位“双百政法英模”“全国模范检察官”潘丽琼的从检印记。在从检的16年时间里,潘丽琼先后辗转了5个部门,23次获得国、省、市、县表彰,线上线下接待群众来访1000余人次。谈起这些数字,潘丽琼的脸上非常平静,她说:“数字会变,会增长,就像我的年龄一样,而我更在意的是数字背后带来的每一份成长与喜悦。”

  当问及她成功的密码时,她笑着说:“哪有什么密码,只不过总想着能否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多做一步,创造更好的机制。”潘丽琼坦言,她曾经当过老师,但进入检察机关后,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名学生,一直都在不停地“赶考”。有过从教经历的她,把教书育人的耐心和孜孜不倦的恒心融入了检察工作中。每当遇到棘手的问题,她总爱与自己较劲,“这样做对吗?还有其他解决办法吗?”正是这种“赶考”心态,让她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了一名勇于坚守正义、真心服务群众,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的“好检察官”。

   她是永不服输的“潘老师”

  司法案件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无论大案小案都关乎别人的人生。潘丽琼曾经办理过一件刑事申诉案件,申诉人王某因与他人发生矛盾,将被害人彭某打成肠穿孔,经鉴定为重伤,他被判刑三年,出狱多年后,王某到检察院提出申诉。经审查检察机关认为应当维持原决定。

  “当时,王某在答复现场拒不签收复查决定书,还提出无理诉求,要求打开被害人的腹腔,重新鉴定肠道是被打穿孔的,还是自身疾病引起的,否则就要四处上访。”潘丽琼反复劝解,但丝毫没有平复王某一家的怨气,王某的儿子甚至还扬言:“我杀过人,才出狱,信不信我杀了你全家”。威胁的语言让潘丽琼心头一震,但她很快就恢复镇定,和同事去找原案卷宗核实证据和案件事实情况。

  “我们秉公办案,遇到这样的事是经常的,但我始终坚信‘正义会压到一切’。”通过摆出充足有力的证据和进行耐心的释法说理,潘丽琼最终劝服申诉人放弃了无理诉求,慢慢消解了他的怨气。连申诉人最后也尊重地叫她“潘老师”。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掷地有声的宣示,给了我们最大的底气。” 潘丽琼说。在办理当地首例恶势力集团犯罪案件等多起重大案件中,她也曾多次接到过陌生电话的谩骂和威胁,但她始终凭借着不屈的毅力和精湛的专业水平,依法公平办理了百余件大大小小的案件,为维护一方安宁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她是孩子们信任的“潘妈妈”

  记者发现,潘丽琼的桌子上摆放着几张和老人、孩子的合影。每张照片的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女孩依偎着潘丽琼,青涩的脸上乐开了花。潘丽琼拿起这张照片,向记者讲起了晶晶的故事。

  2015年,潘丽琼与院里11名女干警一起组建了一个专门致力于帮扶、挽救、教育失足未成年人的检察工作团队,取名为“知心姐姐”。“这是我们帮教的未成年人晶晶,她因盗窃手机被抓获,纳入到我们团队帮教。”潘丽琼介绍,“在与她的接触过程中,我们发现她经常沉默寡言,不肯敞开心扉。”为了打开晶晶的心结,潘丽琼一有空就陪晶晶散步聊天,邀请晶晶到她家里玩,还建成帮教微信群“阳光小屋”,和志愿者一起关心她、鼓励她。有一天,晶晶通过微信语音对潘丽琼说:“我从小没有妈妈,如果真的可以,我只想偷一个妈妈!”潘丽琼预感到她一定是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已为人母的她便温柔回应:“晶晶,那你就当我是你妈妈吧!”手机那头沉默了,不到十分钟,潘丽琼听到了敲门声。她拉开门,气喘吁吁的晶晶一下子扑进潘丽琼的怀抱。一声“妈妈”,滂沱的泪水冲开这位17岁少女幽暗的心门。

  “晶晶向我哭诉,在5岁的时候,母亲抛弃她和妹妹出走了。后来,晶晶竟然被残疾又变态的父亲强暴了,年幼的妹妹也......”说着,潘丽琼依然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她们没能逃脱魔掌,姐妹俩跳河被人救起,想逃又被抓回。听后,我非常的震惊、愤怒、心痛,努力说服犹豫的晶晶到公安局报了案。经过司法机关依法办理,晶晶的父亲最终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案件虽然办结,新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两姐妹的生活学习怎么办?潘丽琼四处打电话联系协调,为晶晶姐妹安排食宿,调整学校,落实心理咨询、观护救助、就业培训等,最终,让两姐妹走出了阴霾,开启了新的生活。目前,晶晶已经结婚,妹妹在职业技术学校就读。看着已经健康成长的姐妹俩,潘丽琼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在潘丽琼的带领下,“知心姐姐”团队搭建了未成年人犯罪预警云平台,打造“知心姐姐”法治直播间;创新探索了“5+1”观护模式,由检察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等组成的观护团队对作出不捕、不起诉决定的涉案未成年人等进行帮教,并与企业、学校共建4个未成年人观护基地。2015年以来,持续帮教、关爱涉案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169人,帮助30余人复学或就业,其中5人考上了大学。

  她是群众家门口检察院的“代言人”

  “法律是严肃的、刻板的,但对老百姓不能板起面孔。”潘丽琼说。这些年的从检经历告诉她,坚持用真心换真情、以真情暖人心,法律和正义就会在老百姓心中生根发言芽,长成参天大树。

  2014年,潘丽琼负责控申工作。她替农民工讨薪,化解信访积案,发放司法救助金……一宗宗一件件,忙得像一个上满发条的陀螺一样咔咔咔直转。有一天,她在连续跑了三个乡镇后中暑了。看着虚弱的自己,想起办公室里一大堆需要处理的工作,她逐渐地意识到,亟需咨询和帮助的人太多了,而她一个人的力量又能解决多少?

  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潘丽琼,深知边远山区的百姓,进一趟县城不易,一个信访,往往需要在多个部门间数次辗转才能解决。她逐渐意识到,只有借助互联网,改变方式,整合力量,才能不断满足老百姓对检察工作的新期盼。于是,她提出了“互联网+控申”的检察工作设想,得到大力支持。

  2016年,在潘丽琼积极建议和推动下,营山县检察院探索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创新“互联网+检察为民”服务方式,通过在全县乡镇、社区、村委会建立全覆盖的视频咨询接访终端,设置可视网上服务大厅,推行掌上检察院APP等办法,让老百姓无论身何处,也能视频问检,享受指尖上的检察服务。

  5年来,潘丽琼共线上线下接待来信来访群众1000余人次,解决群众诉求和矛盾157件,满意率100%。“互联网+检察”的模式被四川省委纳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化解社会矛盾、助推城乡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强的作用。2021年,潘丽琼的形象图片展现在成都市第18号地铁线上,她成为了群众家门口检察院的“代言人”。

  人民检察事业正在开启一段磅礴新征程,像潘丽琼一样怀揣人民、甘于奉献、勇于求索的新时代检察人,正阔步走在“赶考”路上,用改革创新与责任担当奋力书写一份满意答卷。(记者曹颖频 通讯员 王思卉)

【纠错】 【责任编辑:卢俊宇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20000000000000011105311211615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