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4/ 20 10:21:19
来源:中国警察网

那迪拜克·阿瓦孜拜克:扎根高原 情系百姓

字体:

  

那迪拜克·阿瓦孜拜克和群众亲切交谈。

  【个人简介】那迪拜克·阿瓦孜拜克,男,塔吉克族,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人,1973年8月出生,中专学历,中共党员,1997年1月参加工作,2006年到塔什库尔干县公安局班迪尔派出所工作,现任班迪尔派出所教导员(副科级)。参加工作以来,那迪拜克·阿瓦孜拜克同志先后获“全国最美警察”、自治区第三届“道德模范”“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疆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 “二级英雄模范”和 “最美奋斗者”等荣誉,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为服务辖区群众、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祖国边防所做出了突出贡献。

  【语录】塔县尽管偏远,但只要是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要有中国警察来坚守。

  圣洁的帕米尔雪域高原,是雄鹰展翅飞翔的地方。在绵延的界碑旁,他在高原上与星月做伴,与雪山对话,在茫茫的雪线上爬冰卧雪,在晒伤皮肤的紫外线下毅然前行,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冰山雄鹰”,他就是塔什库尔干县公安局班迪尔派出所教导员那迪拜克·阿瓦孜拜克。

  那迪拜克入警以来,24年如一日,把根深深扎在帕米尔高原,把情源源融入帕米尔高原,无怨无悔,孜孜以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和利益放在心中,在氧气稀缺的雪域高原驻守国门,忠诚地践行着“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工作要求更要高”的精神。

  群众们叫他“帐篷哥”

  2011年3月,根据组织安排,那迪拜克·阿瓦孜拜克来到班迪尔派出所热布提警务室,这里海拔3400多米,空气稀薄,常年大风雨雪,气候十分恶劣。警务室成立之初,没有办公场所,那迪拜克就寄住在牧民家中,为了不打扰牧民,他白天下辖区采集信息,巡逻检查,直到晚上睡觉时才“悄悄”住进牧民家。后来,在征得局领导同意后,那迪尔伯克买来钉子、木头和篷布等材料,自己动手搭建了一顶简易的棉布帐篷,这就是后来那迪拜克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警务室。

  在平原地区感冒是小病,但是在高原地区一旦患上感冒,极易引发肺气肿,危及生命。热布提警务室辖区在风雪垭口,气候极其恶劣,生活条件也很艰苦,那迪拜克白天带着协勤开展工作,夜晚巡逻,渴了就在雪地里抓一把雪,累了就躺在冰冷的石头上小睡一会。住进帐篷警务室工作时,那迪尔拜克得了两次重感冒,有一次重感冒引发肺气肿,因抢救及时,才保住了他年轻的生命。可是面对极限的挑战,面对组织的期望,那迪拜克丝毫没有退却。在简陋的帐篷里,一住就是16个月480余个日日夜夜,他因此被辖区群众和网民亲昵地称为高原“帐篷哥”。

  那迪拜克常说,做群众工作,需要耐心和爱心,就像是煮奶茶,“奶茶越煮,品起来越清香,做警务室民警,和农牧民心贴得越近,工作就越顺畅” 。“有事找那迪尔伯克,他随叫随到。”辖区群众这样评价那迪拜克的工作。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实际工作中,那迪拜克把自己真正“炼”成了一杯清香的“高原奶茶”。

  群众们视他如“守护神”

  那迪拜克在日常走访工作中琢磨出了人口熟悉“三进法”,即进家门、进本子、进脑子,并始终坚持做到勤走、勤看、勤听、勤问、勤记“五勤”,不辞麻烦的进百家门,听百家情,记百家事。把辖区的街巷走向、房屋分布全部绘成图纸,一一标明。对各家各户是否低保、残疾人、婚姻状况、就业现状、社会关系都认真仔细地记在本子上,登记造册,使辖区基本情况清晰完整的印在自己的脑海中,被辖区群众喻为“活字典”“活地图”。

  那迪拜克在扎根辖区的时候,把工作重心放在治安防控上,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和形成了一套很有特点的工作方法,推出了白天重在“看”、晚上重在“巡”、深夜重在“守”的24小时全天候防范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的特点,他把流动人口登记细化到穿着打扮、个人喜好、交往圈等,在辖区内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设置了3处“治安情况通报栏”,定时张贴治安预警信息、告居民书等宣传内容。一段时间以来,辖区盗窃案件大幅度下降,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也少了。许多居民向派出所领导恳请:“那迪拜克做事认真,为民负责,这样的民警千万别调走,我们信得过。有了他,我们睡觉都感到安稳!

  一天傍晚,村民沙力江的20只羊丢了,那是他和老伴的全部财产呀,情急之下,沙力江找到那迪拜克报警,那迪拜克听说后二话没说,迎着那么大的风雪顺着羊蹄的蹄印找了过去,3个小时后,他大汗淋漓地赶着我们家的羊回来了。然而就在那迪拜克走进沙力江大叔家门口的那一时刻,他由于体力透支,再加上连续高烧,突然昏倒在地,被群众背到乡卫生院,经医生检查,他体温高烧达到了40.3度,快接近临界点了。由于担心那迪拜克出现意外,这些好心的牧民,又一起将那迪拜克送到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医院说幸亏送的及时,否则性命不保。

  群众们亲切地称为“冰山鹰”

  2015年11月,那迪拜克提任班迪尔派出所教导员,负责坎尔洋警务室工作。尽管职务提升了、岗位调整了,但始终不变的是他对“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工作标准要更高”这一精神高地的执着坚守,始终不变的是他对公安事业的无比忠诚,依然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心落实上级大走访要求,走家串户,看望孤寡老,帮助困难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用热心化解纠纷。

  在绵延的界碑前,那迪拜克在忠实践行新疆公安精神的同时,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汇集在一起。长期以来,他在氧气稀缺的雪域高原驻守国门,为了边界稳定和群众安宁,甘守寂寞与清贫。这些年他与家人聚少离多,照顾不上妻儿老小,少不了父母、妻子的埋怨,孩子的不理解,但他明白忠孝不能两全。

  “我时常在想,塔县尽管偏远,但只要是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无论在雪山深处,在死亡之海,在中国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要有中国警察来坚守”。那迪尔拜克说,北京首都的警察很光荣,因为他们保卫着中国的心脏,他的工作同样光荣,因为他保卫着中国的边境安全。他就像一颗带有温度星,闪耀在高原之巅,行吟在雪域深处。

【纠错】 【责任编辑:卢俊宇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2000000000000001110531121163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