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6/ 07 07:24:20
来源:工人日报

一棵古松让一条高速“拐了个弯”

字体:

  5月31日,贵阳至黄平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这不仅有效改善了黔南、黔东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公路交通网络结构,而且让沿线各族同胞的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可以走出深山。

  穿行在青山绿水之间,呼吸着饱含负氧离子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在贵黄高速杠高隧道和甲多隧道之间,宽阔平整的路基中央,一棵高约20米的青松迎风招展,仿佛在向行色匆匆的车辆挥手致意。从胸径判断,这棵青松树龄已逾百年,虽历经风霜雨雪,仍旧姿态劲健,颇具风骨。

  “为了这棵树,我们的高速在这里‘拐了个弯’”。中交二公局贵黄高速项目总包部总工程师伏亚锋回忆起这棵树的故事。

  在高速进场清表过程中,建设者发现这棵百年劲松正巧生长在路基正线范围内,在其去留问题上建设者犯了难:留下吧,长这么大不容易,但会不会影响施工?“去把图纸拿来,我们比对一下。”听到情况汇报后,伏亚锋说。等取来图纸,大家一起反复测量复核,并对现有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项目优化线路平纵面指标,调整绿化带宽度,让路基在这里“拐了个弯”,巧妙地利用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的位置给它安个家。

  为尽量避免路基废弃土石方破坏周围环境,此段路基设计方案为填挖结合,松树所在位置的原地面需下挖1.5米。

  人靠心,树靠根。保护好这棵松树的根,才能保住它的生命。施工期间,项目请来园艺专家指导,制定保护措施,现场技术员全过程紧盯实施。为防止稳定土不足松树被大风刮倒和挖掘机械作业时不慎弄伤根须,建设者先为古松搭设了稳定木架,并用灰线划定了保护范围。挖掘机械挖除周围泥土后,工人们再用铁锹小心翼翼地进行细部清理,并将松散泥土拍紧保湿。同时,建设者还在树干上插入了补水补肥吊袋……

  施工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员工们每天都会通过现场监控摄像头观察古松的生长状况,缺水补水、缺肥施肥。

  次年开春后,古松在暖风中抽了新绿。在长达120.6公里的贵黄高速上,它的许多同伴,诸如桂花、香樟、红豆杉、罗汉松等千余棵珍贵树种,都没有遭到刀砍斧斫,而是在服务区、互通区、绿化带等地拥有了新家。(张云清)

【纠错】 【责任编辑:薛涛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130112871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