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2/ 06 17:36:17
来源:新华网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城篇丨修旧如故黄崖关

字体:

  新华社天津12月6日电 题:修旧如故黄崖关

  新华社记者张宇琪

  如何在保护修复长城的同时保留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一直是长城守护人的课题。在“蓟北雄关”天津黄崖关长城,修旧如故一直是这里守护者的修复宗旨。

  黄崖关长城坐落在天津市蓟州区最北部的崇山峻岭之巅,以雄关险隘著称。天津辖域内全长40余公里,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在原长城基础上包砖大修,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边城掩体,战台烟墩,古寨营盘一应俱全,保护任务非常繁重。

  黄崖关长城一景色。 新华社记者张宇琪 摄

  龙凤岭是黄崖关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地势极为险要。因这儿本是没有路,如今想要到山岭上检查敌楼,需手脚并用、一点点摸索着爬上去。

  龙凤岭敌楼。 天津市蓟州区委宣传部干部杨天宇 摄

  邢亚萍是当地有名的“长城通”,作为蓟州区盘山(长城)风景名胜区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盘山管理中心”)文物古迹管理科科长,她总会定时爬上来检查龙凤岭长城是否有病虫害。

  邢亚萍在检查守护黄崖关长城中。 新华社记者张宇琪 摄

  此处长城砖石非人们所熟识的青石方砖,而是就地取材的不规则黄色山石。她指着山石缝隙里的白灰说:“这个是原来的勾缝材质,纯白灰,就是当时在长城附近的小窑烧制成的,白灰用得越久,黏度越大。在长城修缮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尽量用原材料采用古法做白灰来修筑。”

  邢亚萍(右一)和同事在检查守护黄崖关长城中。 新华社记者张宇琪 摄

  在历史上,天津市明长城经过多次修缮。2019年,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天津市明长城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编制《天津市明长城保护规划(2019-2035)》,为保护修复制定了一系列标准。

  天津市明长城长度虽短,但防御体系却很完整,是明长城防御体系一个具体而微的代表,被誉为“万里长城的缩影”,各类建筑的修复皆需保留原有特色。

  邢亚萍还记得2021年雨季,黄崖关21段长城南段突然滑坡,碎石散落一地,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专家便来此对长城作了一项全面“身体检查”。后续又监测到20段、21段墙体出现鼓闪,内部出现空腔。

  邢亚萍解释说,随着时间推移,灰浆、墙体风化,内部黏土失去黏性,雨水沿薄弱部位渗入,造成墙体内部粘结材料流失,冬季发生冻胀,墙内产生空腔,石块松动移位,产生鼓闪,甚至滑坡。

  施工人员对受损墙体分层归位、夯实、恢复马道与垛墙。对轻微鼓闪段墙体灌浆加固,对松动、脱落的石材进行补配、归安;对严重鼓闪墙段进行锚杆加固;对破损、缺失的青砖地面进行补砌。

  黄崖关长城在修复中。 受访者供图

  依循“修旧如故”原则,邢亚萍说,墙体归安时尽量回收周边散落石块,减少石材补配。可重复利用的砖将灰泥铲净,妥善保存,缺失或破损严重的,按旧料尺寸重新砍制,用水洇湿接槎,按原做法原位重砌,打点刷浆。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研究员李哲说:“长城里保留了太多的历史信息,修缮工作必须要做到坚持最小干预,才能为长城科研工作留下更多的原始信息。”

  盘山管理中心已与天津大学开展多年合作,建立研学基地,专门从事长城预防性保护研究。

  盘山管理中心副主任卢宪旺说,现在双方正在合力推进建立天津长城全数字化保护系统,将来通过监测就可随时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日常预防性养护,改变以往出现病害再进行抢救性保护的方式。

  黄崖关长城一景。 新华社记者孙凡越 摄

  黄崖关关城东侧山崖的岩石多为黄褐色,每当夕阳映照,金碧辉煌,素有“晚照黄崖”之称。众多长城守护者们正在一起努力,延缓长城衰老,延长长城寿命。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01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