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以金融科技全方位赋能实体经济-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10/28 17:29:39
来源:新华网

平安银行:以金融科技全方位赋能实体经济

字体:

  以量化手段平衡风险与收益的FICC(Fixed Income,Currencies & Commodities)正在迎来一轮高速发展期。

  国内FICC的参与主体主要是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券商机构等。总体来看,各家在FICC业务的发展水平和侧重有很大差异。

  那么,以量化交易为底层逻辑的FICC,是如何在技术和人才的双重驱动下,促进金融市场效率提升的?对于监管不断强调的“风险中性”和赋能实体方面,FICC发挥了怎样的功效?在国内众多市场参与者中,哪类机构更有机会崭露头角?

  融合的价值

  过去十年,平安银行在科技研发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投入,2020年在数字技术方面的支出亦同比上涨了36%。

  对于平安银行而言,科技一直被设定在战略发展的基建地位。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新的业务形态和服务模式,也是其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提前洞察到客户需求的变化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的关键所在。

  平安银行FICC团队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说法。过去,传统的FICC交易主要依靠专家经验,对资产波动、宏观趋势和交易风险进行人为预判,通过人工调整产品组合来获取价差,因此这种交易方式普遍存在操作效率低,产品定价缺乏、风险对冲能力相对较弱等方面的问题。

  近几年来,传统交易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客户的财务需求。同时,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想要将FICC业务做大、做强,势必需要建设一支经验丰富、精密运转的专业团队。

  吸纳海外良才与国内人才做融合,在平安企业文化的主导下快速开展本土化实践,是平安银行的解决方案。

  根据平安银行首席资金执行官王伟的介绍,平安银行近些年不断投入人力、财力和科技力,打造智慧交易系统平台来赋能业务。诸如FICC交易业务,其最底层的量化基础架构模型就是由Chris Hodson和Yunho Song领队的“CY团队”的科研成果。

  CY团队是平安银行从华尔街请到的顶级FICC业务团队,其在定价策略、程序化交易等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专业经验。在CY这支高精专团队融入平安银行的几年时间里,为平安银行带来了一套贯穿前、中、后台一体化,高度自动化的交易系统。

  与其他银行有所不同的是,平安银行的金融交易团队是一支混编团队,“交易+量化+科技”队形中,不只有交易员,还包括了量化分析、系统工程师等不同的职能岗位,在他们的合力下,迅速收集、甄别市场信息并将“市场看法”转化为前台的决策指导。

  在这种国内外精英主导、多部门敏捷协同的工作模式下,以量化分析和交易系统为基础的FICC业务有望为平安银行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凭借行业领先的系统实力与交易能力,平安银行债券做市、利率互换做市、标准债券远期做市在报价量、成交量、持仓量、综合排名等多项排名均跃居市场前列。”王伟如是说。

  金融创新看重的是市场流动性,以及对实体经济的提振。对于平安银行及FICC业务的期待,王伟认为,随着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相关交易业务会出现增长,FICC也将成为各大银行竞争新的增长极。

  “已拥有全金融牌照的平安也将继续大胆引入金融科技人才,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承和科技创新的变革,为合作伙伴带来极致的服务体验,将自身护城河做宽、做深。”

  国际化的视野和人才队伍自然是平安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但更重要的是,被整个平安集团视为“无止之境”的科技力,才是这家银行能够在诸多业务领域领跑行业的根本。

  早在2016年底,平安银行就提出了“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十二字方针,希望以科技创新全面重塑银行机体,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便是智慧“大脑”的搭建与应用。聚焦到产品上,一体化智能交易系统成为平安银行“新三年”战略下最具代表性的服务载体。

  平安银行一体化智能交易系统是由平安银行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平台,投入十几亿元。王伟介绍称这是在CY团队的量化电子交易一体化基础架构上打造而成,同时为交易团队和管理团队双向赋能,这种创新性的电子化交易系统和数字化精细管理系统,极大提速了银行业数字化经营的进程。

  平安银行金融交易部经理钱鑫以“平安银行旗舰店”为例,具象展示了平安银行科技力的领先应用。

  作为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银行间本币交易平台开通旗舰店的银行机构,平安银行凭借精准定价、高效交易、实时风控三大核心优势,成为银行间市场现券、利率衍生品做市交易等业务最活跃的机构之一。

  但需要强调的是,“平安银行旗舰店”创新的业务特质,在于其向市场推出“跨品种利差报价”的功能,更好地满足了客户对跨品种交易和对冲的需求。

  过去,金融机构为了完成交易及交易对冲往往需要前后进行两次操作:首先,买入或卖出债券;然后,再去收付互换;这样才能完成一个标准的“跨品种”头寸的建立或平仓。

  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受时间、信息、情绪等多方因素影响,对手方其实很难同时完成两笔完全对冲的交易。

  “为了解决这样的交易痛点,平安银行独创的‘跨品种利差报价’,正是在旗舰店中分别对债券和利率互换进行匹配报价,这相当于“跨品种”头寸的利差报价”,钱鑫表示,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当两笔交易同时进行时,客户只需要考量中间的利差是否正好处于自己预测的交易区间之内,“如果刚好匹配,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了。”

  对于“跨品种利差报价”的差异化优势,钱鑫给出了三方面的解读——

  第一是产品层面的创新价值,利差收窄、风险对冲,会给客户创造出更大的利润机会;

  第二是对实际应用层面的满足,基于国债、政金债、地方债等,通过纯电子报价得到更好的价格,统一操作也排除了人工参与和合规风险等问题;

  第三体现在对大市场的贡献度,电子化交易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透明度、合规性、效率性都有极大提升,这也是外汇中心非常认同的方向,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至于平安银行的智慧交易系统是否会从“自营”走向“输出”,王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要先满足自身的业务需要,目前已经在效率提升和风险控制上带来明显的成效。当然本着开放、欢迎的态度,平安的技术创新也会逐步引入到行业当中,为整个市场的降本提效发挥热量。”

  赋能实业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加速发展,国内FICC业务将迎来成长机遇。

  对于FICC业务的定位与预期,国外机构追求的是扩大利润,而国内机构更像是“在池子里造水”,强调的是风险对冲、锁汇避险,这符合了央行、外管局等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经营企业落实“风险中性”的要求。

  就国内经营企业而言,少数的中大型实力企业或已拥有专业化的资金管理团队,并建立起相对规范的汇率管理模式。但绝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几乎都缺乏专业的汇率管理能力,他们对汇率管理产品较为陌生,面对汇率风险更依赖银行所提供的避险服务。

  “这需要银行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以科技为主要驱动力,一方面要拓展自身的服务半径,另一方面也要强化对中小企的服务深度和避险交易的互动。”夏秋表示,“平安避险”的品牌理念,就是要坚决贯彻监管风险中性的指导,让企业更充分、更科学地重视起汇率风险管理。

  不难看出,监管要求“风险中性”的核心,始终指向于实体经济的提振,这为金融机构打造避险品牌提供了依据。据了解,经过一年多的培育,“平安避险”已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了专业化、定制化、全方位的汇率管理服务。

  对于“平安避险”的整体战略规划,夏秋给出了“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说法——以上海为大本营,核心战略人员、产品团队、营销团队、系统开发团队主要在上海,然后在各个战区布局专家团队,将业务能力向全国辐射。

  “上海具有极佳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型企业、跨国企业的数量更多,需求更加旺盛;交易市场大多在上海,链接金融基础建设的方式更加便利;上海金融机构交互更加活跃,更看重经验共享、自律机制、群策群力。”夏秋表示。

  为了能让更多中小微企业行稳致远,王伟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实体经济还是要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上,而不是押注某种汇率变化趋势。因为避险的目的是锁定成本、降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而非在于投机盈利。”

  未来,平安银行将结合国内外的产品服务经验,继续挖掘市场潜在机会,充分发挥量化服务优势,在监管指引下,帮助客户优化资产配置、提高投资收益、改善负债成本、强化流动性,成为真正理解客户、值得信赖的综合金融服务专家。 

【纠错】 【责任编辑: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