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理财彭琨:银行理财要在求变中实现发展突破-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12/13 13:01:52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中邮理财彭琨:银行理财要在求变中实现发展突破

字体:

  作为资管新规直接催生的新兴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在监管部门及社会的高度关注下应运而生。近三年是银行理财重整行装再出发的三年,期间经历了规模震荡、产品改造、风险处置、机构重设、客户再认知等过程。2022年年初以来市场的大幅波动,更是对其投研、风控、销售、运营等能力发出了“考卷”,虽然也出现了破净值和负收益的情形,但却深刻诠释了净值化转型的真正含义,答好这套“考卷”,关键在于理财子公司能否以客户为根本,借力大势,练好内功,回归资管本源,扎实打好基础,走出自身特色。

  新形势下取得的成绩

  截至2021年末,银行理财规模重新回归29万亿元,但质与效却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体步入运作规范、稳健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监管细则相继落地,监管框架日趋完善,行业内部不断夯实资管新规改革成果,“清旧”与“立新”齐足并驱,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参与资本市场的深度与广度持续扩大,净值型产品逐步被投资者所接受,行业发展生态持续向好,并在监管、市场机构、投资者共同努力下展现出新风貌。

  管理体制不断规范

  创立伊始,理财子公司坚持“洁净起步”原则,成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至2021年末,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头部城(农)商行的理财业务基本实现公司化、专业化运作。大部分机构基本建立了组织健全、内控完善、高效严谨、激励约束合理的公司治理架构,逐步形成了“党委核心领导、董事会战略决策、高管层执行落实、监事会依法监督”的运行机制;投资委员会、产业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信息科技委员会等专业决策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投资经理负责制与专业职级序列的探索,不断强化了专业化和市场化机制,人才储备和积极性持续提升。

  合规意识不断增强

  《理财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理财子公司依法合规经营和持续稳健运行,更是理财子公司更好履行受托管理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各家机构内控合规体系已覆盖理财产品研发、投资、销售、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从坚持“卖者尽责”,建立投资者保护机制,不断加强信息披露;到坚持“公平交易”,建立内部制约机制,实现规范化净值管理;再到“独立运作”,建立单产品全账套,实现运行母子隔离。可以说,一切都以不损害投资者利益为根本,逐步健全内控管理体制。

  运营能力不断完善

  理财子公司建立了包括估值、信息披露、清算、交割等多方面在内的运营管理体系,加速提升净值化管理的支撑能力。伴随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实施,理财产品的估值调整成为重中之重。理财子公司落实了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估值标准的统一,通过公允价值计量反映实际资产价值,客观呈现产品收益和风险。虽然短期内产品净值波动使部分客户还没有完全适应,特别是在2022年3月以来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下,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明显回撤,但从长远来看,规范合理的估值将推动不同类型产品的收益风险特性分化,有利于塑造投资者合理投资预期,促进理财行业进一步回归本源,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在理财产品净值化运作背景下,产品复杂度不断提升,理财子公司基于自身及母行的特色与资源禀赋,建立起多元化、全面化、特色化的产品体系。资产投向日益丰富,继续发挥固收类资产投资方面的经验,通过低波稳健的现金管理类产品与纯债类产品巩固银行理财原有的客群基础;通过增配权益资产,适度提升客户端收益,“固收+”与混合类产品发行数量及存量规模不断提升;不断尝试延伸了偏股型产品线,拓展中高端客群;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期限在1年期以上产品占比不断提高,践行价值投资理念,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居民“期限短、赚快钱”的传统投资行为;产品创新势头活跃,不同投资策略、投资主题、体验多样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风险抵御能力不断提高

  银行理财产品直面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在内的多种风险冲击,风险管理的层次与维度有了较大幅度提升。理财子公司正逐步完成风险管理体系的重构,从制度建设与团队建设两方面入手,基本实现覆盖前中后台的全流程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此外,金融科技助力推动理财子公司风险预警和管控的智能化转型,通过数据挖掘、采集、建模驱动形成以监测预警为主的主动式风控,通过业绩归因形成对投资效果的评价和分析,有效提升了理财子公司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规避能力。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

  银行理财一直以来都是直接融资的重要参与者,为实体经济源源不断地提供稳定资金。理财子公司持续推进大类资产投资能力建设,借助牌照优势,不断提高权益类产品比重,也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助推资本市场改革。借助产品创新之势,多家理财子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推出“绿色主题”“ESG主题”“惠农主题”等产品,通过投资绿色债券和绿色产业助力绿色经济发展,发挥低波稳健优势支持乡村振兴。此外,随着养老理财试点的进一步铺开,在产品端锁定较长期限资金的前提下,养老理财资金能够在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的领域持续发力。

  新格局下面对的挑战

  三年来,理财子公司在发展定位、客户教育、投研能力等多方面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这也成为新格局下面临的主要挑战。

  方向公募化和定位差异化的挑战

  资管新规及配套制度的完善,基本统一了各类资管机构监管口径,与公募基金的相似度逐渐提高。然而,“趋近”并不等于“趋同”,银行理财本质上和基金一样,同属代客理财,但在运作主体、产品类型、客户基础以及历史沿革上均存在差异。在向公募基金对标的过程中,参照公募基金运作模式、实现公允价值计量、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推进三方托管、加强客群教育等方面加强借鉴,取长补短,在发展中体现差异化。从客群接受程度来看,理财对稳健的要求更加突出,2022年上半年,市场出现波动,理财产品破净值和负收益被市场广泛报道和关注,投诉量也大幅提升,百姓对理财产品收益稳健的要求明显高于基金。从底层资产来讲,理财脱胎于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为熟悉,更偏向于固收类、非标等收益较为稳定的资产,投资策略更加均衡和分散。相比之下,公募基金发行的“固收+”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与银行固收产品类似,但其在权益投资方面的优势更为显著。理财行业要充分发挥产品收益总体稳健、准入门槛低、服务便利等优势,在着力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组合管理、资产挖掘、创新模式提高亲和力,增强客户黏性,突出普惠性,兼顾差异化,帮助大多数百姓提高财产性收入。未来,面对资产价格波动加大的情况,在培育客群的过程中,还应深度思考如何保障资管规则的一致性,研究探索适应客户风险特征的理财标准。

  产品同质化与客群特色化的挑战

  转型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速度明显提升,货架产品琳琅满目,不到三年时间,发行理财产品超过上万只,这也导致了产品同质性、客户选择难、运行管理繁等情况的出现。此前,银行理财相比其他资管机构,渠道客群是最大的优势,但银行的渠道并不等于理财子公司的渠道,理财子公司并没有自身独立的渠道、独立之后在多大程度上依靠母行渠道,如何向外拓展其他渠道、怎样自建渠道等问题也亟须思考。

  投研专业化与风控制衡化的挑战

  从国际、国内资管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投研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是资管公司做大做强的核心驱动力,也是银行理财一直提倡形成“投研驱动”的内在原因。客观来讲,银行理财的实践还在路上,理财子公司脱胎于商业银行,其自下而上审批及前中后台相互制约的流程和以资本为约束条件的风险管理核心,将统一的风险偏好逐层分解至每笔业务可接受的风险敞口,形成了强调安全稳健的基本目标。这种风险制衡文化下,前中后台层层把关,投资行为更审慎,产品管理更为严格,在保持净值稳定性的同时也可能牺牲了净值上升的空间。资管新规的出台将理财产品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成熟资管机构的各类产品拉至同一起跑线,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理财子公司面临较大的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收益的压力,需要更全面地认识风险,提升投研专业化能力,探索研究新资产,找到适合的风险基本锚。

  新发展下的应对举措

  目前来看,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都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求变,试图探索出一条差异化发展路线,从而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
打造投研主力

  总体来讲,要发挥投研引领作用,巩固核心优势,提升能力短板,形成服务特点,与其他资管机构展开错位竞争。一要“减负”。投资经理要回归本业,要通过线上化、流程化和集中化建设,突出投资经理主业,聚焦产品收益和稳定性,逐步剥离非投资工作。二要“引领”。通过稳步形成投研驱动文化,有效搭建“投研驱动+产品构建+市场销售”的合力体系,以研究先行带动投资布局,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研联动,提升投研条线在市场跟踪、策略研究、行业轮动、信用挖掘、资产扩充等方面的支撑力度。三要“展业”。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固收类要提升信用挖掘能力、市场预判能力、资产交易能力;要创新非标投资模式,从规范性、安全性、稳定性、客群匹配性方面拓展资产范围;权益投资要形成直投、公募FOF、委外MOM“三轮驱动”的权益投资格局;同时要通过外部合作,在资产多样性、风险组合等方面加强与各类资管机构的合作,优化合作模式,突出优势互补和能力提升。四要“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需要坚持规范化训练,加强策略多样化研究,加大信息化运用,扩充多元合作。

  完善风控能力

  风险防控是实现理财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和贯穿主线,理财子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建立投资管理与风险管理模式。理财产品经营,既不能延续收益承诺,也不能放任净值波动,要根据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控制好产品净值波动程度。在风险导向层面,在公司整体风险偏好下,针对客群特点、投资者偏好建立多样化的产品风险偏好,明确各类产品可承受的净值波动空间。提高客户获得收益的胜率,确保客户需求、产品风险等级、投资底线保持一致。在管理措施层面,加强资产组合管理能力,通过违约概率、损失率、风险暴露等指标构建单一资产风险与资产组合风险的联系,以控制产品净值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为目标,确定资产配置策略、各等级资产集中度要求。在监测评价方面,要实现各类专业风险常态化、线上化全面风险监测,让风控“划得了圈(底线标准)、看得到点(穿透管理)、嗅得到味(风险隐患)、打得了分(业绩评价)、下得了手(问题处置)”。

  优化运营能力

  运营能力是理财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以“严标准、高精准、强时效、低成本”为目标,搭建全产品生命周期全资产类型的统一运营平台。要严格按照监管要求,结合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落实三单管理,防范各类操作风险。要强化系统建设,以基础数据管理为前提,不断提升数据管理的精准度,为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经营分析提供有力支撑。要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做到每笔资产及每个产品从投资、交易、清算、估值和信息披露的全流程快速运转,实现信息高效披露。同时要加快研究理财产品前中后台一体化的估值管理架构,保证估值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对于共性的业务,要做到不断向中后台集中,同时借助科技的手段提高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系统承载能力,释放前台潜能、节约成本,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拓展销售合力

  销售能力是理财子公司优于其他资管机构的天然基础。一方面,理财子公司要从优化产品属性入手提升自身实力,进一步优化产品匹配性,从打造风险收益特征全覆盖的产品体系入手,配合差异化产品策略,丰富特色化和专属化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的理财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快拓展理财“自营+代销”模式,以深耕母行为核心战略,依托他行拓展三方代销,打破“为他人作嫁衣”的孤立思维,同时,积极探索直销模式,拓展销售合力,打造“理财超市”,丰富产品矩阵。理财子公司要形成与母行各层销售渠道分层侧重的对接模式,实现母行对销售人员的主体管理,子公司对产品营销指导的协作,鼓励资产端协同合作,以“代”引客,以“财”稳客,实现“一品介入、全面开花”。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改善客户对银行理财“刚兑”的传统认知,引导客户理性投资,客观看待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内的价值波动,从而降低客户的风险感知,提升对理财子公司的信任,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锻造科技实力

  金融科技是理财子公司发展的助推器。要加大资源倾斜,构建销售、投资决策、交易、产品、运营、数据的全流程体系,在借助母行成熟的IT研发体系输出和外包支持的基础上,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构筑“母行支撑、自研提高、外包合作”三位一体布局,实现对IT质量体系、安全体系、测试体系的全面赋能。在构建体系的同时,还要注重效能转化,配合运营能力的提升,在解决需求痛点、系统完善开发等方面要加大敏捷开发运用,提升业技融合度,做到系统间高内聚、松耦合,实现系统建设“稳、准、快”的要求。要探索运用新的科技手段,精细设计嵌入数智化分析计算组件,推动“数字理财”走进现实。

  提升管理效力

  有效管理是实现理财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势必要在不断加强规范化运作的基础上,以市场化转型带动公司专业化发展。在规范化方面,要以合规为本,坚决落实监管要求,加强风险防范,从制度、系统、流程、管控上进行根源性整改,切实解决合规管控痛点问题。在市场化方面,要建立适应资管行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职级发展体系,以“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为目标,以国有企业三年行动方案为准绳,提升人力管理效能,做到“外部人才能引进,内部资源能优化,新生力量能涌现”的良性循环局面。在专业化方面,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升公司投研、运营、管理、风控纵向发展,以专业品质提升客户满意度。

【纠错】 【责任编辑:刘睿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