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进行时:以高质量科普,让孩子爱上科学-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3/02 10:17:31
来源:新华网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进行时:以高质量科普,让孩子爱上科学

字体:

  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刘绪尧)2月25日,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与中国平安共同主办、科技日报社支持的“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主题为“科技燃梦•科技型企业开放日系列活动”落地福州,当地青少年走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实训基地,与通信专家一起了解5G、大数据、云计算等,感受现代通信技术带来的智慧生活。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实施近4年,一系列激发趣味性、场景化的科普公益活动落地。未来,“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将不遗余力汇集更多有志青年、热心人士投身科普事业当中,为构建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贡献力量。

  “情景大师课”,给孩子种下科学种子

  甘肃省平凉市宁静县大寨小学的徐恒远,仍记得第一次上“情景大师课”的场景。

  网络另一端的老师让大家观察苦瓜,然后讲解“为什么我们要吃味道难以接受的苦瓜”。这节课后,徐恒远对植物学越发着迷。

  一堂“情景大师课”,给乡村的孩子们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受到广大乡村学校师生的喜爱。将优质的科普教育内容带到乡村青少年身边,这是中国平安开展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的初衷。

平安支教志愿者与孩子们合影

  中国平安开展的这一科普行动,着眼于科技教育最为薄弱的乡村小学,以教育帮扶、科技素养提升计划为核心内容,通过对乡村小学智慧教育设施的硬件提升、师资力量的培训、长期及短期支教的阶段帮扶等内容,帮助乡村地区学校实现学生科技素养提升。

  聚焦学生兴趣,不断丰富科教资源。运用技术优势搭建平台,研发捐赠科技素养教材与实验包,让乡村教师以课程的形式带给学生,内容涵盖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农业科学知识等,解决了“手段”上的痛点,以超前的、创新的、未来的眼光,充分借用前沿科技力量来提升乡村教育成效。 在广西省靖西市第三小学的科技活动节上,展示出水火箭比高、气弓箭打靶、“鸡蛋”撞地球、铁丝陀螺、纸桥承重、抛石机攻城、WER机器人等23个项目。

  授之以渔,不断提升师资水平。“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首先对校长进行课程培训,包括课程设计、课程演示、课程体验等内容,再将科技读本和实验包陆续发放到各个学校,老师们要先通过“三村晖APP”学习示范课程,再给学生们讲解课程内容,并使用实验包。

  从教学软硬件配套到教师思想意识以及个人能力提升,再到学生兴趣激发,“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带来的是全方位支持。2019年至今,“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已在云南、广西、江西等27个地区的1039所乡村小学实施,捐赠科技读本约38.4万本,教具实验包10.32万套,1万余人次校长和教师接受了线上及线下培训,超31万学生受益。

  自1993年起,中国平安与希望工程结缘,积极开展教育公益实践。30年间,平安围绕科技素养、文学素养、体育素养、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以硬件维护、课程支教、远程培训、夏令营、奖学奖教金等,打造平安教育公益“五大工程”,并实现了教育公益行动的迭代升级。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已在全国援建了119所平安希望小学,招募了超10000 名支教志愿者,并在1039 所智慧学校落地实施“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培训乡村教师14110名,惠及31万余名乡村学生。

  让科普变得“有趣”,引导基础教育变革

  2021年4月,在贵州省桐梓县娄山关将军希望小学,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通过线下课堂、线上直播的形式,为项目校师生带来了一堂“神奇的化学反应”科学课。

  “十分有趣,不用死记硬背就可以把知识点全部记住,以后我想用科学的方法,把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干净整洁而更加美好。”该校学生令狐琬臻兴奋地说。

  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正是“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深入践行的目标。各项活动在设计之初,便突出知识背后的设计理念,注重探究式教学,引领科技教育新方式。

  2019年7月6日,中科院植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史军围绕着司空见惯的植物,讲授“农作物身上的人类进化史”,备受学生们欢迎。

  此后,“见证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之旅”“壮观天下无·寻密天下第一潮”“与中俄科学家一起‘种太阳’·走进全超导托卡马克”“解密宇宙超级快递嫦娥五号的神级操作”等趣味横生的情景大师课陆续上线。科学问题被讲解得有趣又好玩,观看的学生跃跃欲试,动手能力、创新想法一点点被激发。

  2020年全国科普日期间,“我们都是科技侠”线下活动走进上海、宁波、濮阳、纳雍四地,通过展示科普实验室的设备、邀请城市科研院所专家向乡村校做科普直播课、送科技素养示范课和课程交流研讨下乡,将城市的科技教育资源注入到乡村。

  欧阳自远、袁亚湘、金涌、匡廷云等院士,通过授课、线上和线下活动助力等形式,鼓励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努力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用他们执着一生的奋斗故事指引青少年奋进。

  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将趣味横生的科学教育有机融合到中小学教育中,需要引导和变革教学方式。

  项目组织线下科普研学营,带领部分项目校师生到北京集中进行研学活动,通过到科研院所实践、科普场馆参观、专题科普讲座等形式进行体验式、沉浸式学习。

  2021年“五一”期间,1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山村学生集结在北京,参观了北京的科研院所,感受到科学研究的神奇,体验着研学旅行的魅力。

  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的赵子浩在活动结束时恋恋不舍:“研学活动让我开拓了眼界,掌握了知识,结识了朋友,树立了目标。回去后,我要继续我的小实验,不断做大做好,实现我的科技梦想。”

  2023年2月,主题为“科技燃梦”的科技型企业开放日系列活动首场落地安徽。一群公开招募的热爱科学的青少年走进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代表企业——科大讯飞,实地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的无限魅力,以此促进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深度融合,提升青少年的科技素养。

在“科技燃梦.科技型企业开放日”走进先进人工智能语音企业科大讯飞的活动中,现场的智能机器狗通过语音指令,与孩子们在现场进行有趣的互动

  得益于教学方式的改变,除了基础理论的学习,更加注重科学实践和探索,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也更受师生欢迎。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调研报告显示,曾参与过“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课程学习的受访学生掌握科学原理的情况更好,曾参与过该计划课程学习的受访学生更加喜爱科普活动。其中,参与课程学习者非常喜欢“上科学课”的比例为59.0%,比未参加者高出22.6%;非常喜欢“参加科技博物馆”的比例为78.1%,比未参加者高了10.7%。

  践行高质量科普,助力科技强国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实施近4年,从城区到镇村,科技教育的种子在青少年内心生根发芽、吐露芬芳。越来越多的农村科学实验室成为校园最靓的课堂,越来越多的山里孩子积极参与科普研学活动,越来越多的在校教师,掌握科学教育“一招鲜”,越来越多的乡村青少年,拥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是一个综合、全面和长期的过程,非一日之功,需久久为功。 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十分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支持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这为“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惠及更多青少年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目前,中国平安正探索科技教育创新合作机制,即通过拓展企业、高校、员工、基金会等多方合作机制,引入最有效资源,引领跨界探讨,推进科普工作进入新的台阶。情景大师课、科普研学营、科技企业开放日……一次次成功实践,无不是这一合作机制的生动体现。2023年刚一开春,“科技燃梦•科技型企业开放日系列活动”就先后落地安徽、福建,为新一阶段的科普教育开了一个好头。

  中国平安通过这一活动,将携手更多科技型企业一起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精神、志愿精神,及时普及科学新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青少年,下一步将陆续在河南、广东等省份落地展开。据介绍,该活动通过参观、科普、讲座、体验的情境式互动学习方式,培养青少年们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最终收获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形成对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

  根深方能叶茂。在提升青少年科技素养的道路上,中国平安将努力践行高质量科普工作,让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故事更加深入人心,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微薄之力。

【纠错】 【责任编辑: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