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5版 经济

跨越千里的“经济协奏”

2024-05-24 10:15:09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5版 经济

  这是一次跨越千里的“握手”,奏响了位于中部的武汉江夏区与京津冀地区之间的“经济协奏曲”。

  近日,武汉江夏·京津冀双招双引系列活动在北京启动,现场签约智能制造、光电子信息、新能源等31个项目,总金额352亿元;瞄准未来产业,江夏区还与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揭牌“江夏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将重点打造“AI+低空经济”研发场景。

  千里奔赴、数百亿签约的背后,是江夏区聚焦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核心要素,加快推动高端产业向江夏集聚、高层次人才向江夏汇集的持续努力,也传递了“筑巢引凤”的强烈信号。与传统的招商活动不同,重点聚焦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资”“智”并引,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发出“英雄帖”、送上“求贤函”的“双招双引”,不仅为江夏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中部地区主动作为,探路与京津冀地区共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开辟了路径。

  一个位于中部的区县,何以获得京津冀地区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青睐,并与顶尖学府共建数字经济新场景?

  向新求变、向新谋远的思维引领,是重要原因之一。荆楚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楚天首县”之称的江夏区,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创新积淀。千年古郡,如今正在思考如何抢抓风口叠加的新机,谱写新篇章。

  “走出去”,成为抢抓时代机遇的切实作为。

  记者曾多次前往江夏区调研,对于当地的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数字创意、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印象深刻。前不久,随着武汉最偏远的渔村东方红村开通5G基站,江夏已在湖北率先实现村村通5G。江夏还设立超120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超九成投向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时下,江夏区已成功跨入GDP“千亿城区”,多项指标在有关评比中进入全国百强,或是位居湖北第一。

  为了此次活动,江夏区拿出的“大礼包”可谓诚意满满:如果来项目投资,江夏最高给予4000万元奖励落户;如果来资本合作,江夏搭建了500多亿元的“1+5”政府基金体系;如果来创新创业,汤逊湖人才政策最高给予3000万元的基金投资、2000万元的项目经费支持和1000万元的科研配套资金……

  此次“双招双引”活动,也是中部地区积极对接京津冀地区,寻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一个缩影。

  区县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主动对接京津冀地区的“江夏探索”,带来启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区县应当主动作为,敢于跳出地域限制,利用自身特色与优势,积极创造条件,融入更广阔的发展格局中。

  一方面,可以通过精准招商、高效引智,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转变,推动区县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开放合作的平台,吸引优质项目和人才,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有助于区县经济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绽放光彩。

  当然,签约只是第一步。如何把签约的项目落到实处,真正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主动迈出的这一步,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区县主动作为,广泛开展区域合作、交流联动,努力把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期待更多的“经济协奏”,激活新质生产力,奏出一首首关于务实合作与共赢发展的交响曲。

(记者梁建强)新华社武汉5月23日电

责任编辑: 史梦佳
关键词: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7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