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7版 各地

吉水:传统村落“活态”传承,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2024-05-27 15:53:33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7版 各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是诗人杨万里的故乡。自2022年4月成为首批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以来,吉水县积极探索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新模式,面对32个传统村落点多量大面广的现状,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村落特色,按照不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实施分类保护。如今,乡村处处可见诗词中的秀美清新。

串联连片 绘制古村“路线图”

  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被誉为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吉水“一区一组团”建设集中连片示范区,重点带动全县32个中国传统村落及部分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呈现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美丽和谐乡村画卷。

  来到吉水县栗头村,虫鸣流水声不绝于耳,微风夹杂着花木、泥土的芬芳迎面吹拂。修旧如旧的石板古道将带状分布的古民居串点成线,古井、古树、古桥及多样绿植散落其间。

  60岁的栗头村村民曾金生说,现在环境更好了,大家傍晚吃完饭在村子周边散步时,还能看到不少外村的面孔。

  经过两年示范创建工作,吉水县结合湴塘杨万里诗画小镇等载体,以庐陵的商贾文化、科举文化、诗画艺术为依托,重点打造了“文化创意+休闲观光”模式为主的文旅农一体化综合性连片示范区,以及义富村、店背村等传统村落聚集组团。此外,吉水全面整合境内红色旅游资源,完善红色旧址旧居景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各红色旅游景点串点成线。

  “之前各村落缺乏统一的规划和保护措施,资源分散,难以吸引游客和形成品牌效应。集中连片保护后,能实现资源共享,以集群连片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吉水特色品牌,促进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吉水县住建局副局长刘二平介绍。

面貌一新 传承古村好风光

  绿树与鲜花立于道路两侧,曲径通幽、乡间田野……吉水县仁和店是一处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群。

  “以前的闲置地块,现在像花园一样。”当地村民曾祥国说,村里不少倒塌的房子建于清代,因年头太久远、缺乏开发显得破败不堪。县里改造后,充分利用保留下来的残墙,将园林艺术巧妙融合其间,“盘活”了古村风光。

  如今的吉水县仁和店古村落被修葺一新,方寸之间能见生活的诗意,已成为远近有名的清心养心文化旅游首选。来自南昌的游客许心慧说:“来之前没想到如今村里既好看又好玩,环境很好、业态丰富,让人感觉闲适清静。”

  谋求守“旧貌”换“新颜”,既“妆面子”、又“修里子”。通过两年来的保护利用,吉水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挂牌保护率达100%,32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完成率达100%,每个规划对村内传统民居进行了宜居性改造措施指引。在保持原有的外观风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典型构件或装饰物的基础上,采用传统修复技艺,重塑传统肌理,建筑内部通过加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以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

兴业富民 融合发展新业态

  吉水县固洲村是庐陵郡、石阳县治所在地,2019年被评选为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而坝溪村是省AAA级乡村旅游点。固洲、坝溪美食村重点推出农旅特色产业、吉阳喜宴、石阳六坊、现代美食等“一店一品”休闲餐饮业态,目前依托两村的集成综合性旅游体验示范区已然成形。

  “游客多起来以后,我的醪糟店年收入有四五万元,家门口实现创业。”固洲村村民欧阳清莲开心地说,她以前主要是在家务农和周边打零工,收入不稳定。固洲古村保护过程中,吉水县大力支持村民参与古村业态经营,培育了9户本村经营户,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方便照顾家庭。

  吉水在全面开展传统建筑保护修缮的基础上,将传统建筑与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融合,发展新兴业态,强化产业融合,支持各地培育和引进传统村落文化企业,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通过多种形式投资传统村落文化产业,打造多元发展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农业休闲等相结合,形成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的新业态。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熊家林)

 

责任编辑: 史梦佳
关键词: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7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