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蛟龙号”潜航员齐海滨为中外科学家讲解下潜注意事项。
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的“深海一号”船正航行在西太平洋海域,预计将于8月18日抵达首个作业区,“蛟龙号”将在当日迎来第300个下潜潜次。围绕设备调试、人员培训、规则宣贯等环节,科考队正紧张有序地开展“蛟龙号”下潜准备工作,全力保障本航次的18次下潜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pagebreak
8月16日,“蛟龙号”潜航员(左起)赵晟娅、傅文韬、齐海滨、张奕进行下潜体能训练。
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的“深海一号”船正航行在西太平洋海域,预计将于8月18日抵达首个作业区,“蛟龙号”将在当日迎来第300个下潜潜次。围绕设备调试、人员培训、规则宣贯等环节,科考队正紧张有序地开展“蛟龙号”下潜准备工作,全力保障本航次的18次下潜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pagebreak
8月12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东声围绕生物分类与连通性在船上为中外科学家做讲座。
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的“深海一号”船正航行在西太平洋海域,预计将于8月18日抵达首个作业区,“蛟龙号”将在当日迎来第300个下潜潜次。围绕设备调试、人员培训、规则宣贯等环节,科考队正紧张有序地开展“蛟龙号”下潜准备工作,全力保障本航次的18次下潜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pagebreak
8月15日,“蛟龙号”潜航员齐海滨(左)与“深海一号”船实验部主任王桂荣(右)对备份水声通讯系统进行设备检修。
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的“深海一号”船正航行在西太平洋海域,预计将于8月18日抵达首个作业区,“蛟龙号”将在当日迎来第300个下潜潜次。围绕设备调试、人员培训、规则宣贯等环节,科考队正紧张有序地开展“蛟龙号”下潜准备工作,全力保障本航次的18次下潜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pagebreak
8月16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睿妍(右二)为中外科学家讲解作业工具用途。
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的“深海一号”船正航行在西太平洋海域,预计将于8月18日抵达首个作业区,“蛟龙号”将在当日迎来第300个下潜潜次。围绕设备调试、人员培训、规则宣贯等环节,科考队正紧张有序地开展“蛟龙号”下潜准备工作,全力保障本航次的18次下潜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pagebreak
8月13日,“蛟龙号”潜航员赵晟娅(左)指导外籍科学家进舱。
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的“深海一号”船正航行在西太平洋海域,预计将于8月18日抵达首个作业区,“蛟龙号”将在当日迎来第300个下潜潜次。围绕设备调试、人员培训、规则宣贯等环节,科考队正紧张有序地开展“蛟龙号”下潜准备工作,全力保障本航次的18次下潜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pagebreak
8月16日,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旭光(左)与“蛟龙号”技术保障工程师胥维坤进行作业工具与潜水器联调联试。
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的“深海一号”船正航行在西太平洋海域,预计将于8月18日抵达首个作业区,“蛟龙号”将在当日迎来第300个下潜潜次。围绕设备调试、人员培训、规则宣贯等环节,科考队正紧张有序地开展“蛟龙号”下潜准备工作,全力保障本航次的18次下潜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