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9/ 13 19:14:48
来源:中国记协网

河南日报董娉:我家有“米”初长成

字体:

 

董娉

  大家好,我是河南日报社记者董娉。做记者18年,12年都在与高铁打交道,每一个重要时刻我都在现场。

  今年6月20日,郑州到濮阳通高铁了,河南率先实现市市通高铁。以郑州为中心,河南在中国的高铁版图上凿出一个“米”字。

  当天上午10点多,我和同事乘坐从郑州东站前往濮阳的首发列车做采访。窗外景色飞驰,我静静地翻看着自己的手机相册。不禁陷入回忆,从“点”到“一”再到“十”最后到“米”,12年间我与高铁一路相伴。

  2010年,郑州到西安的高铁正式开通,河南“米”字高铁落下第一笔。贴地飞行的速度、硬币不倒的平稳、减速玻璃的神奇,我现在回忆起来还是那么兴奋和激动。当时陪我坐高铁的,还有一位特殊乘客,就是我还没出生的儿子。

  2012年,郑州至石家庄通车,京广高铁全线贯通,“米”字高铁完成“一竖”。12月23日,我与260名中外记者一起成为试运营阶段的首批乘客。一位加拿大记者的话让我至今难忘:“中国的高铁太先进了,中国速度太酷了!”因为当时的加拿大还没有高速铁路,而我们的和谐号已进入流线型车体时代。

  2015年,郑太高铁郑州到焦作段开通运营,“米”字再添“一点”;

  2016年,郑州到徐州通车,徐兰高铁全线贯通,“米”字画完一横,河南实现普速和高铁“双十字”骨架。那一年,我的女儿也出生了。

  2019年,郑州到襄阳和阜阳两条高铁开通了,“米”字画上“一撇一捺”,结束了我的老家南阳不通高铁的历史。那天,我带着自己90多岁的姥姥、母亲、女儿,四代“闺女”第一次坐着高铁回娘家。

  说起坐火车的体验,几代人都有自己的记忆:在那个“车马很远,书信很慢”的年代,姥姥只记得拥挤不堪的绿皮车;母亲赶上了好时候,坐得是红色的快速列车;而我从上学到工作坐得已经是动车了;女儿俨然是复兴号的“老乘客”了。

  列车进站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临下车前,我特意制作了一张照片发了朋友圈,写到:“从第一条高铁,到米字网成形,家乡越来越好,我还依然未老,一路见证,圆满收官。”

  天地之中,河南有“米”。“米”字形高铁线路打通了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的部分断点,推动全国高铁一张网的建设进程,这是中部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作为记者,我记录并见证我国高铁事业的飞速发展;作为百姓,更是享受到了家门口说走就走的“红利”。这个暑假,我带着一双儿女,乘坐新开通的郑渝高铁去重庆吃火锅。从中原大地到高山峡谷,列车一会穿越隧道,一会驶过桥梁,两个孩子异常兴奋。女儿盯着黑乎乎的车窗问:“妈妈,我怎么觉得坐得不是高铁,是地铁呢?”我告诉她,这的确是一条“地铁式”高铁,更是一项令世界惊叹的工程奇迹,因为这条线路几乎全是桥梁和隧道,咱河南和湖北、重庆一起用了12年才建好的。

  我也告诉她,你和妈妈都生活在郑州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多亏记者这个职业,让妈妈有机会记录并见证这一切。十年间,我见证高铁交会时速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我见证中欧班列成为“陆上丝路”的黄金列车;我见证“空中丝路”从构想成为现实;我见证“海上丝路”无缝衔接、“网上丝路”买卖全球……河南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从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蝶变成为连天接地、通江达海的开放高地。而我们的国家,就像复兴号一样,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一往无前。

  “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百余年前描绘的梦想,如今已真切地照进现实。当今中国,铁路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靓丽品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大标志。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一张流动的巨网正在织就,改写着整个社会的时空格局,也提供着助力世界发展的中国智慧。那飞驰的高铁列车,承载着砥砺前行的奋斗脚步,让“流动的中国”更加生机勃勃。

  列车跑得再远、再快,最终还要抵达人心,当河南乃至国家正在被“中国速度”变小的时候,像我这样亿万百姓的家国梦想正在逐渐变大。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家乡发展同频共振,我很骄傲,也很自豪。“米”字初建成,儿女正长大,中原更出彩,民族在复兴,一切都充满着朝气和希望。而我将继续带着责任和使命,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

河南日报 董娉 2015年1月赴卢森堡就“空中丝绸之路”合作采访首相贝泰尔

河南日报 董娉 2021年11月在济郑高铁濮郑段对联调联试工作进行采访。

河南日报 董娉 2022年1月在郑州机场采访国际航班货运保供。

  专家点评:

【纠错】 【责任编辑:张泽月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6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