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9/ 22 10:47:30
来源:中国记协网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王丹阳:和时代一起奔流

字体:

王丹阳

  这是7月底我在麦田里拍的视频,快收割了,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麦香。今年巴彦淖尔市小麦最高亩产达到683公斤,又创了历史新高。这里处于祖国北疆的干旱带又是盐碱地,但却能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这就得益于一项堪称奇迹的大工程。

  风吹麦浪,田野飘香,渠系纵横,河道交错,这里是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河套灌区,这儿也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这个夏天,以记者的身份又重新认识了我的家乡。

  我想先给大家看一个沙盘,它被放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今年6月份,习近平总书记来巴彦淖尔考察时就来过这儿。这个沙盘等比例还原了河套灌区全貌,在这片拥有1100多万亩耕地的平原上,有10.36万条灌排渠道,总长6.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赤道的一圈半。总书记看到这儿的时候赞叹道:“开渠的人,千古留名、青史留名!”

  开渠的艰辛,并不是今天的我们能想象的。再给大家看一张图片,这就是一双开渠人的手。过去的黄河“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漫滩”,河套人民饱受引水之苦。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兴建三盛公水利枢纽,开挖总干渠的决定。开挖总干渠就是从黄河上开一个口子,把水引出来,灌溉农田,彻底解决河套地区上千年的“引水难”。但这里是天然的盐碱地,灌溉会把盐碱大量沉积在农田里,所以把黄河水引进来,还得把带盐碱的水排出去,这就是总排干。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上万人扛起锄头、铁锹,伸出这一双双手,上河、挖渠。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听一段我在采访中收录的同期声。

  【同期:刘永河 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原馆长 我老父亲因为他长年劳作,劳作到后来手整个变形了,手伸不直。后来他去世的时候,我说你看我父亲辛苦了一辈子了,总不能让他手伸不直,再到另一个世界,我就握着他的手揉,但怎么揉也揉不展。】

  就是这一双双饱经沧桑的手,从1958年到1975年,挖通了230公里的总干渠和250公里的总排干。当然,是奋斗就会有牺牲,所以也有人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手。

  这是在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展出的一根用来开凿泥水方的铁钎,原本有90公分长后来只剩下不到20公分。馆长刘永河说,他忘不了那年,大队书记18岁的侄子刚刚高中毕业,准备去当民办教师。挖总排干时扶铁钎子的手一歪,手指瞬间被全部打掉。手都没了,他还怎么当老师?

  做出这些丰功伟绩的人们,我们多想记住他们,但在整理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人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

  他叫陈靖邦,是上世纪60年代巴彦淖尔市水利局总工程师。他和工友们水里来泥里去,手绘了上千张施工图,他几乎不睡觉,晚上画好了,天亮就拿去施工。陈靖邦没有子女,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布展的时候,馆长刘永河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找到一张照片。每次去博物馆,刘永河都要对着那个名字深鞠一躬,这一躬,不只是对陈靖邦。

  20年间,近30万人,当年开挖的土方一方一方堆砌,可以绕地球赤道33.7圈。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条用艰苦奋斗浇灌出的总干渠,家乡人更喜欢叫它“二黄河”,它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巴彦淖尔人竖在黄河之畔的一座丰碑。

  依靠二黄河源源不断的灌溉滋养,成就了“八百里河套米粮川”,让这里成为真正的国家粮仓。现在,新时代水利人又用数字化手段创造新的奇迹。4G网络覆盖全灌区,一部手机就能实时监控水情,农业现代化节水改造正在全面铺开,河套灌区,未来可期。

  采访结束后,站在二黄河岸边我就在想,挖总干渠用了十年,总排干又是十年,在我们人生的刻度上,有多少个十年,屈指可数。而在历史的长河里,十年只是沧海一粟。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十年,铺就了我们今天的“黄金时代”。而这一个又一个辉煌十年的背后,是一张张普普通通却可敬可亲的中国人的面孔,他们用奋斗,用拼搏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他们选择推动这个时代滚滚向前,也和这个时代一起奔流。

  我今年32岁了,做记者8年,这条路也不尽是坦途,一代代家乡人艰苦治水的故事告诉我,要永远满腔热忱,走好选择的路,别只选好走的路。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王丹阳 工作照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王丹阳 工作照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王丹阳 工作照

【纠错】 【责任编辑:聂晨静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9876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