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9/ 22 14:38:21
来源:中国记协网

长江日报贾代腾飞:一滴浊泪迎忠魂

字体:

贾代腾飞

  故事,回溯到2014年3月28号,沈阳。

  那天,第一批437具志愿军烈士遗骸,从异国他乡回到祖国怀抱。

  三月底,春寒料峭。清晨7点,我早早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做“迎接英雄回家”的报道。

  陵园外,聚集了不少吊唁寻亲的志愿军亲属和后代,还有很多自发前来的群众。

  人群中,我注意到这么一位爷爷:他身着灰色夹克,头戴一顶帽子,不与旁边的人说话,就那么一直静静地站在警戒线外,累了就在旁边的电线杆上靠一靠。

  我几次主动上前跟爷爷搭话,问他为什么一大早来这儿,一待这么长时间,爷爷根本不搭理我,眼睛一直望着远方。

  现场的人来来去去,我只好一边采访,一边时不时留意着爷爷。

  下午1点,运送遗骸的车队缓缓向陵园驶来。

  此刻,我必须做出一个决定:进入指定采访区,还是留在爷爷身边?由于现场警戒严格,如果待在指定采访区,虽然能完成工作,但万一爷爷身上有特别的故事呢?反之,待在爷爷身边,他仅仅是一个不爱说话,来看热闹的群众,我就无法再进入采访区完成采访任务。

  最后,根据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内心的声音,我决定留在爷爷身旁。

  当运送遗骸的车队缓缓驶过,爷爷“呼”地一下,站得笔直,脱帽行注目礼,一滴泪珠,从他眼角滑落。在春末料峭的寒风中,爷爷笔挺得像一句誓言。

  我赶紧举起相机,对焦拍摄,双眼却被泪水模糊。整个过程很快,不到一分钟,车队驶离,爷爷擦干眼泪,戴上帽子,转身离开。

  我知道,我拍到了好照片,但一定要采访到好故事。我迅速追上去,叫住爷爷说:“您现在情绪不好,我不打扰太久,请您告诉姓名、电话、地址,我回头跟您联系。”

  原来,爷爷叫曹秀湖,85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6军197师战士,第一批入朝作战,他本人还是一名医护兵。

  战场上由于缺医少药,很多战友牺牲在爷爷怀里。爷爷说,没能救活他们,无法将他们平安带回祖国,是他一辈子的遗憾与愧疚。所以离休后,爷爷主动向组织申请,跟老伴儿把家搬到了烈士陵园里面,给战友守灵。这一守,就是十年。爷爷说,跟战友们在一起,心里真的很踏实。

  当他在新闻上得知:埋葬于异国他乡的战友要归国时,他不顾年事已高,执意要来迎接遗骸。一个人默默地来,只为默默看一眼,转身默默离去。其实,爷爷并不知道这一批遗骸里,有没有他所在部队的战友,他只坚信:忠魂归国,战友必迎!

  爷爷的故事,在长江日报整版刊登,引起了巨大反响,那一滴浊泪,成为志愿军战友情最感人的瞬间。

  此后非常遗憾,由于通讯设备遗失,我和爷爷失去了联系,但他的故事和那份沉甸甸的战友情,一直萦绕于心。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入,视频媒介成为主流传播形态,我便希望能为爷爷留下些视频资料。

  时间来到7年后,2021年9月3日,第八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经过辗转努力,我再次联系上了爷爷。

  原来,从第一批到第七批,每次爷爷都会到陵园外迎接战友。这次因身体原因,爷爷只能通过病房的电视收看第八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当“运20”飞机在机场降落,隔着电视屏幕,爷爷泪流满面……

  “想啊,想啊,有感情……”那一声声深情的呼唤,从70年前硝烟弥漫的战场飘来,回荡在苍茫的祖国大地上,如泣如诉,其声呜然……

  就在这次拍摄25天后,爷爷安详辞世,享年91岁,这段视频成了他最后的影像。他女儿说,爷爷告诉她,要去见战友了,心里有很多很多话,要跟他们讲。

  向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致敬!向伟大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贾代腾飞在抗洪采访中

贾代腾飞在西沙群岛采访

采访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时,坚守到深夜后在芦苇荡中休息

【纠错】 【责任编辑:张泽月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87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