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9/ 25 17:00:47
来源:中国记协网

中国移民管理报邱小平:洛古河的夫妻警务室

字体:

邱小平

  大家好,我是中国移民管理报记者邱小平,今天,我与大家分享洛古河夫妻警务室的故事。

  我们先看一张照片,这一张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全国首届文明家庭代表时的情景,这位穿军装的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他叫贾晨翔。

 

  洛古河是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的一个偏远小村,这里到底有多偏呢?比北极村还远100多公里,小村背后就是中俄界江黑龙江,这里最低气温零下53度,常年只有两个季节,大家猜猜是哪两个季节呢?冬季和大约在冬季,为推进警务前移,建设老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2010年7月,我们黑龙江大兴安岭边境管理支队在这里设立了夫妻警务室。

  这个警务室的第一任主人,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贾晨翔,和他的爱人王晓莲,贾晨翔和我同一年入伍,他老家河北,我老家湖北,我们坐的同一辆车去报到,是老战友,他们俩在洛古河一呆就是10年,而我,跟踪采访了10年,我所在的单位,距离洛古河1300公里,10年里,我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为的,就是记录他们,和他们的故事。

  2013年的4月,漠河突降暴雪,洛古河村的积雪有1米多深,153名村民被大雪围困了3天,有的村民家中缺菜缺粮,有的生病急需送医,就在这紧急关头,贾晨翔协调了一台在附近作业的铲车,硬是在村中央蹚出一条通行的道路,153名村民终于脱困了。

  村民家的羊丢了,贾晨翔冒着大雪把羊找了回来。有女孩离家出走,贾晨翔发动30多个村民连夜寻找,找回了走失的女孩。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洛古河人都点滴记心头。他们送上了“荣誉村民”的锦旗,贾晨翔和王晓莲成了第72户村民,我当时写了一篇报道《第72户村民》,被很多媒体转载,他们的故事也被更多的人知道。

  2018年,公安现役部队改革,贾晨翔面临两个选择,要么退役,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要么随部队转改,脱下军装穿上警服,继续坚守洛古河,干到退休。他考虑了几天,决定留下,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说:这个时候选择离开就是当逃兵,我做不到!

  贾晨翔已经做好了在洛古河村干到退休的准备,然而,组织并没有忘记这些卫国戍边的人,根据荣归荣调政策,戍边17年的贾晨翔可以调回老家工作,贾晨翔却犹豫不决,他考虑的是,如果自己走了,这里的警务室怎么办,村里的乡亲怎么办?可他不知道的是,已经有6对夫妇主动请缨,请求接过他的接力棒,坚守洛古河,2020年7月,洛古河夫妻警务室迎来了第二任主人,他们那就是山东人史先强和他的爱人沈欣,在简短交接仪式上,史先强对贾晨翔说,你就放心回去,这里,我们来守。

  就这样,我又有了新的采访目标,2021年的11月,我在洛古河随警采访时,护边员刘建踩破冰层,掉进了江里,情况十分危急,说时迟,那时快,他后边的史先强一把拽住他,使尽全身力气,把他从江里拉了回来。事后讲起这件事,刘建心有余悸地说,如果没有史先强拉着我,我的命就没了。

  这些年来,无论是黑龙江涨水,他帮忙群众撤离,还是疫情期间,他给村民送菜送药,村民都非常感激,有村民说:“史先强住咱洛古河,我们老享福了。”我觉得这句话讲的非常好,就直接以这句话为标题,写了这篇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

  9月6日,习总书记来到我们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视察,接见了当地干部群众,史先强有幸站在了接见的队伍里,现场聆听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史先强十分振奋,他说:“习总书记的讲话,更加坚定了我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理想信念。”

  在采访洛古河的13年里,我采写了50多篇报道,讲述戍边夫妻的故事,而我,也和他们一样,经历了部队改制,脱下军装,换上警服,我们面前,是共和国的边境线,我们身后,是整个中国,不管身份怎样改变,我们守边护边的任务始终没变,我们听党话跟党走的初心始终没变。

  我常年行走在祖国北疆万里边境线上,目之所及,皆是移民管理警察身影,笔尖所触,皆是移民管理警察故事,他们用青春热血,捍卫着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着国门口岸一线的稳定,用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警察的总要求,那就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最北最冷最忠诚,最偏最远最放心,洛古河夫妻警务室的故事,我还会继续报道下去,谢谢大家。

中国移民管理报记者邱小平采访饶河地方志专家姚中晋

中国移民管理报记者邱小平采访优秀护边员、全国最美家庭韩淑秀

中国移民管理报记者邱小平极寒天气下航拍洛古河

中国移民管理报记者邱小平在黑瞎子岛采访

  

 

【纠错】 【责任编辑:张泽月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2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