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去年夏天,我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昆玉市采访,47团的同志把我带到沙海老兵纪念园,指着纪念墙上密密麻麻的人名说,有394位老兵长眠于此,如今健在的老兵就剩下一位了。
我的心不由得收紧了,多方联系,终于见到这位名叫杨世福的老兵。
杨世福老人已是96岁高龄,他平静地向我们讲起70多年前那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1949年12月,为肃清反革命武装暴乱,解放和田,杨世福和1800多名解放军战士从阿克苏出发,徒步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创造了大部队行军穿越生命禁区的奇迹。
杨世福老人说,塔克拉玛干沙漠干旱贫瘠、滴水难寻,千里不见人烟,被称作“死亡之海”。
他和战士们背负着六七十斤重的武器、行李,每天走百十里路,脚上打满了血泡。沙尘暴袭来时,狂风卷着砂砾,像刀子一样打在人脸上,不少骆驼和战马被风卷走了,杨世福和战士们手拉着手,走一步退半步,艰难跋涉着。风越来越大,他们只能背着风原地蹲在沙堆里。不知过了多久,风小了,太阳出来了,立在沙海中的战士变成了一座座沙雕……
就这样,经过18个昼夜的浴血奋战,杨世福和战士们徒步1580里,终于走出了沙漠,进军和田。“死亡之海”里“天降奇兵”,粉碎了反动派的图谋,也让五星红旗在喀喇昆仑山上高高飘扬。
和田解放后,老兵们就地转业、铸剑为犁、屯垦戍边……他们住低矮的地窝子,喝酱油般的涝坝水,他们用小推车推走座座沙丘,用坎土曼砍断层层草根,在路到头、水到头的亘古荒原上,用双手开垦出万亩良田。
这些老兵,几十年都没有离开过47团,没离开过和田。兵团成立40周年之际,兵团党委组织老兵们到军垦第一城石河子市参观。在王震将军铜像前,第一次外出的老兵们自发列队向老首长汇报:“报告司令员!我们胜利完成了你交给我们的屯垦戍边任务。你要求我们扎根边疆,子子孙孙建设新疆,我们做到了!”一时间,围观群众潸然泪下。
今年八月,我再次来到老兵杨世福家中。老人拉着我的手说,想要再给习近平总书记写封信,讲讲今天47团和14师的新变化。
10年前,杨世福和8名老兵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他们很快就收到了总书记的亲切回信。
总书记在回信中说:“长期以来,老战士们为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谨向老战士们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祝愿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以老兵精神激励更多年轻人为祖国边疆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因为忠诚,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扎根!老兵们不仅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戍边事业,把子孙后代也留在了茫茫大漠。
“兵二代”王亚平就是老兵事业的传承人。他的父亲,是47团老团长王二春。年轻时代,王亚平工作表现出类拔萃,不少单位想把他调走。可调令递到了父亲王二春的办公桌上,他就是不肯签字,他对王亚平说:“那么多老兵子女都留在团场,我的孩子不能搞特殊!”王亚平有7次调动的机会,都被王二春按下了,就这样,王亚平在14师干了一辈子。王亚平的女儿王焱,也留在了14师,如今已经成长为14师社保中心综合部部长。
像王亚平、王焱这样的“兵二代”“兵三代”,在昆玉市还有很多很多。
今天的十四师,昔日的沙漠荒滩满目青翠,一个个崭新的团场拔地而起。在老兵精神的感召下,一批批有志青年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他们在边疆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成长为一个又一个“沙海新兵”。
“沙海新兵”党芳是47团迎来的第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结束后,在47团安了家、扎了根。他把连队当家,把职工群众当亲人。2017年,47团二连职工赵全力家庭贫困,交不上孩子大学学费,党芳把自己准备购买婚房用的4万元现金塞到了许维萍手中,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2017年的一天,党芳正在和同事值班,团场的一台拖拉机失控,冲值班室疾驰而来,危机时刻,党芳一把推出3名同事,自己却被拖拉机碾压过去,身负重伤。“他们几个都没事吧?”这是党芳清醒后说的第一句话。传承着老兵精神,党芳将火热的青春奉献给荒凉大漠。他说,留在兵团,扎根沙漠,是他青春无悔的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沙海老兵离我们一个个远去,但他们播下的老兵精神火种,依然聚沙成“海”,澎湃着惊人的力量。
在一次次采访报道的途中,我被老兵们的故事深深感动着。我将从老兵精神中汲取力量,继续行走在基层一线,用脚步丈量这个伟大的时代,用手中的笔书写更多精彩华章!
光明日报社 李慧:李慧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224团采访罗非鱼养殖
光明日报社 李慧:李慧在新疆吐鲁番市采访吐鲁番葡萄种植大户
光明日报社 李慧:李慧在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