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12/ 04 11:40:19
来源:新华网

新课标·专家谈丨崔鸿:科学课标修订立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字体:

        为发挥科协系统资源优势,有效支持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育部、中国科协决定充分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中国科协青少中心开展“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系列科普行动,邀请国内科学教育课程专家,讲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解读课程。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组成员崔鸿在课程中介绍了《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核心概念的内容内涵及新课程标准中体现的学科价值及育人价值。崔鸿表示,本次课标修订立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立足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对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支撑全民科学素质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问:您认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崔鸿:此次课程修订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首先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科学课程体系。从双基(基础科学知识、基本科学技能),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我们对科学课程的育人价值认识不断深入。其次是设置核心概念架构课程内容。“13个学科核心概念”和“4个跨学科概念”将科学课程的内容统整在一起,突出综合课程的特点。再次是基于学习进阶设计教学内容,基于不同学段学生的特征,学习内容由浅入深,学习活动从简单到综合进行进阶设计。最后是以探究实践贯穿教学实践,从科学探究到探究实践,丰富了科学教学中探究教学的内涵,突出科学探究与跨学科实践的重要性。

        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设置了13个学科核心概念及4个跨学科概念,为何会选择这些内容(门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掌握的内容?

        崔鸿:13个学科核心概念及4个跨学科概念的选择主要依据有三:一是基于社会对科学教育课程内容的需求,将课程内容、社会生活与学生经验相联系;二是参考融合国际科学教育研究提出的较为公认的学科核心概念以及我国2011年与2017年版课程标准中原有的课程设计。凝练核心概念后,将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凸显科学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和内在逻辑,深化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并将其迁移至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终身发展。

        问:以核心概念5-8为例,您认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设置上表现出怎样的学科价值和育人价值?

        崔鸿:生命科学的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已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科学课程体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生命领域的学习内容不仅包含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还贯穿着“进化与适应观”“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科学与跨学科观念。让学生像生命科学研究者一样,理性分析生命科学问题并进行有效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论证、模型建构等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发展终身学习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逐步认识生命的本质,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建设的责任感。 2022年版科学课标面向生命科学领域凝练了四大核心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生命的延续与进化,从横向、纵向、宏观、微观四大视角为学生搭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蓝图。

        问:依据新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将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到核心概念的教学中?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计来呈现?

        崔鸿: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相互依存,深度理解四个方面的内涵更有助于将其落实到教学中。科学观念凝聚着科学思想的精华,能为学生学习科学提供基本框架,为实践活动奠定基本准则;科学思维是形成科学观念的关键,贯穿于探究实践中,帮助提升学生探究实践的效果;探究实践是获得科学思维材料的有效途径,是了解科学现象、测量有关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源泉,有助于促进科学知识的内化与外化,实现学生科学知识的深度理解;态度责任是激发学生应用科学原理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源动力,促进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等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探究实践为教学主线,以科学观念为教育内容的基本框架,以科学思维保障探究实践的质量,以态度责任贯穿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动机。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情境式、体验式、探究式、项目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科学观察、科学探究、科学调查、动手制作等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

【纠错】 【责任编辑:刘畅 】
阅读下一篇:
01003009114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8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