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第四届全球华人艺术展”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展-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1/25 10:20:23
来源:新华网

“文化中国·第四届全球华人艺术展”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展

字体:

1月22日,作为“文化中国”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央统战部指导,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文化中国·第四届全球华人艺术展”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以“在工作:艺术实践中的女性——海外华人艺术家邀请展”为主题,将目光聚焦于海外华人女性艺术群体,试图探讨当今社会劳动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刘北立 《惑》

本次展览着眼于跨时代中作为劳动生产力的女性艺术家,从农耕种植到工业生产再到智识生产,所付出的体力、情感与智慧。通过考察她们的艺术创作,引导公众重新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海外华人女性为社会发展、文化交流、知识创新所作出的努力。共邀请了常羽辰、董春华、关庄、郭钰铃、靳华、李韵霆、刘北立、刘多妮、骆佩珊、马文、毛羽丽、沈采、王美佳、王凝慧、张潇月、张亦飞共16位长期生活在海外或来往于海内外的女性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以影像记录、艺术表意、空间再造的多维创作方式,集中呈现她们在艺术实践中的阶段性工作成果,以及她们对这些工作与角色的阐释。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常羽辰 《使用价值(一块田)》

本次展览分为三大版块:第一版块“记忆/迁移”,聚焦海外华人女性艺术群体处理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工作,包括遗产与传承、移民与迁徙、饮食与文化等主题。该版块以生于深圳、现居美国的艺术家刘北立创作的、系着缝衣针的千条红线作品《惑/归(深圳)》作为开端,牵引着观看者的目光与思绪一同进入海外华人的记忆之旅。第二版块“日常/非常”,关注海外华人女性艺术群体如何在家庭日常与艺术实践之间完成身份转换与身份突破。该版块通过考察女性艺术家在家庭劳动与社会实践中的角色转换,来讨论当代女性在社会中的生产价值与生产创造。常羽辰的作品《使用价值(一块田)》就是对这一情况的思考。她通过在家制作围裙这种个体化的、有形化的劳动,探讨了女性艺术家在社会中的工作价值与艺术创作价值之间的关联。第三版块“契机/转机”,展示海外华人女性艺术群体对社会发展、科技未来等宏观话题的诗意想象与缜密沉思。该版块从当下人类面临的新情况出发,在忖量科技发展、语言同化带来种种变革契机的同时,面向未来展开想象。李韵霆的《第二语言》设想了一种人们在未来世界可以无障碍交流的全新语言,通过这种语言的训练,人们将生活在一个语言互通的社会,从而推动一个和谐与相互理解的未来。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李韵霆 《第二语言》

据展览策展人李贝壳介绍,这16位华人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有的以细腻敏感的情绪记录时代中的女性,有的探讨家庭劳动的意义,有的则以超越性别的眼光展开对未来的想象。它们展示了海外华人女性群体对个体、集体、世界、历史、社会的观察、思考与感受。在全球疫情期间,艺术家、策展团队、美术馆通过线上合作等形式促成了展览的实施,既回应“在工作”的展览主题,亦展现了海外华人女性艺术群体新的工作方式。

“全球华人艺术展”是以海外优秀华人艺术家为邀请对象的大型展览项目,旨在团结凝聚海外侨社文化界代表人士,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通。作为“文化中国”系列活动之一,“全球华人艺术展”系列展览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自2020年起,“全球华人艺术展”正式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每年一届,作为何香凝美术馆重点学术项目之一。作为中央统战部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何香凝美术馆坚持以“特色立馆、学术先行”为办馆宗旨,以“何香凝研究为中心,关注女性艺术,弘扬传统文化,兼容并蓄,面向未来”为发展方向。肩负着促进东西方文化艺术交融的责任与使命,一直保持着对海外华人艺术的重视和关注。

据悉,本次展览将于3月27日落下帷幕。

【纠错】 【责任编辑:刘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