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传统文化直播:大众用“打赏”为优质内容付费-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6/22 14:56:15
来源:新华网

专家热议传统文化直播:大众用“打赏”为优质内容付费

字体:

新华网北京6月22日电(赵秋玥)6月14日,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联合抖音发布《知识付费新形态——直播打赏与传统文化传播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并举办“直播与传统文化传播”研讨会。报告指出,传统文化借助直播拓展“新舞台”、找到“新观众”,大众通过打赏帮助相关从业者获得“新收入”,这一系列现象有助于网络社会形成传统文化传播传承的“新场域”。

会上,来自北大、清华等高校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达成共识,大众已形成用直播打赏为优质内容付费的风潮,参与传统文化传播。后续应进一步完善基于直播打赏的传统文化发展模式,引入专家学者,完善传统文化行业人才队伍,以高品质内容服务大众审美需求,达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图为《知识付费新形态——直播打赏与传统文化传播研究报告》

直播间成传统文化舞台 打赏成新型知识付费

近年来,国乐舞蹈、书法戏曲、非遗技艺均成为抖音直播间的“常客”。“直播为传统文化传播拓展了演出舞台,创造出全新‘有氧区’。年轻一代由此亲近艺术,并以‘打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喜爱。”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短视频与直播研究课题组成员欧阳梦陶评价道。

直播打赏助力传统文化传播的本质,即用户购买优质内容服务,进行知识付费。欧阳梦陶进一步解释,在传统文化直播间,观众不仅接受古老艺术的熏陶,也拥有“先阅览后付费”的权益。他们用数额自定的打赏表达对内容的认可度,拓展了知识付费“先付后用”的固有形态。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认为,直播打赏犹如观众向线上舞台抛洒鲜花与礼物,而主播在屏幕中与观众近在咫尺的观感,又进一步加深受众与主播间的连接,鼓励受众对主播的表演进行反馈,传统文化传播由此从“单向接受”转为“双向互动”。

通过直播,传统文化脱离晦涩的表达,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感知。热爱传统文化的用户在平台上相遇,每个个体既是接受者,也是传播者。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统一,就能为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注入内生动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徐粤春阐释。

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靳飞鼓励专业演员进行直播。他认为,旧时传统文化艺人常在北京天桥、撂地实地演出,通过观众反应衡量自身演出水平。如今戏曲、民乐、舞蹈、书法等传统文化从业者在抖音直播,同样接受着检验。观众通过打赏形式给予演员鼓励和反馈,对演员来说是直观的锻炼和校验。

《报告》提出,主播、用户、平台共享共建共创,借直播及打赏相互联动,完成了传统文化供、需、续、创的流程。直播打赏帮助传统文化传播自发生长,使传统文化产业得到反哺,进入良性循环。

抖音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1至10月,传统手工艺主播的直播观看时长同比增长超500%,非遗文化、曲艺主播的直播观看时长同比增长超100%;传统文化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101%,其中曲艺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232%。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建议,通过直播满足传统文化从业者创业创富的需求。各界应探究如何帮助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人,用创意方式传播技艺、营销产品,以提升全社会的文化消费力。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钰说,在传统文化直播取得“破圈”成果的当下,要向直播导入更多文化理念及内涵,如此才能保持自身价值,维护现行模式良性生长。

鼓励专家学者参与直播 共创精品知识艺术内容

直播已带来新的生存及生产方式,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隋岩认为,每个有能力的人都可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贡献者。

传统文化行业长足发展,需要结合政府、行业专家及市场力量,共同参与。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建议,传统文化的团体和个人,要积极拥抱视频直播,面向普通受众进行艺术传播;相关单位要鼓励从业者用好直播、做好直播配套,以辐射青少年受众;文艺评论行业也要关注和研究传统艺术的视频直播情况,给予相应智识支持。

收入的增加,提升了传统文化从业者的积极性。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进一步建议,受吸引而来的人才应在内容策划、脚本撰写、导演编排等方面进行更精良的制作,完成传统文化直播的品质升级。

2022年4月,抖音直播推出“DOU有好戏”计划,通过优化产品能力、加强流量扶持、打造线上节目、提供专业培训等方式,计划在一年内帮助10个院团、1000名专业戏曲演员打造线上第二剧场。目前,戏曲名家汪荃珍、李树建等在抖音直播,弘扬戏曲文化,收获了大批年轻观众的支持。

戏曲发展要守正创新,借助直播引发年轻人的兴趣,最终走进剧场看戏,线上线下相辅相成,才能营造良好的戏曲氛围。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提倡评论家和表演者共同走进直播间,联手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基层戏曲演员通过直播带来了收入,更要提升主题策划、戏曲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学习。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喻静也倡议,有意愿、有能力的学者应当发挥所长,借助直播等媒介走到“台前”,参与传统文化传播工作。

“通过直播打赏,传统文化产业找到了能兼容原有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又能充分拓展自身疆域中新兴生长点的发展模式。下一步,要各方合力,以高品质的内容,培养大众审美,继续促进直播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总结。

【纠错】 【责任编辑: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