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12/ 02 21:01:33
来源:新华社

新华全媒+ | 听,路的故事

字体:

  这是一个关于路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章建华:

  我们现在在“澜沧号”动车组上面,从老挝首都万象驶往老挝和中国的边境磨丁。“澜沧号”动车组10月16日运抵中老铁路万象站交付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老挝也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列现代化的列车。中老铁路通车后,万象到中老边境的车程将由两天缩短到三个小时,到昆明可以朝发夕至,中老之间互联互通实现跨越式发展。

  11月21日,在老挝首都万象,“澜沧号”动车组停靠在中老铁路万象站。新华社发(凯乔摄)

  中老铁路,全线1035公里,从中国的昆明出发,穿越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跨过元江、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经过中老铁路友谊隧道进入老挝,最终抵达老挝首都万象。它全部采用中国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60公里,为电气化客货混运铁路。工程于2016年12月全面开工。

  这是2020年7月29日在老挝北部拍摄的建设中的中老铁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潘龙柱 摄)

  中老铁路有隧道167座。其中,国内玉溪至磨憨段508公里,有隧道93座,总长398公里,桥隧比87.3%,如同“地质博物馆里”修铁路,软岩、涌水等难题频出。开工后,建设者制服诸多“拦路虎”。

  2020年3月,中老铁路首座万米长隧万和隧道贯通;2020年11月,安定隧道贯通;2021年6月,最后一座隧道景寨隧道贯通……

  2020年9月21日,工人在老挝乌多姆赛省孟雅县的中老铁路福格村隧道建设现场施工。新华社发(潘龙柱摄)

  这也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五年以来,许多老挝当地人在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成长为“铁路工匠”。

  36岁的坎皮乌·达瓦,住在老挝北部山区琅勃拉邦省香恩县。5年前,他听说,要从大山里修一条条长长的隧洞,用来架设铁路跑火车,能到达首都万象。他感到,这是一个能让他长进、改善家庭条件乃至改变大山的机会。坎皮乌在中国电建水电三局中老铁路项目钢构厂找到了一份焊接的工作。

  中老铁路建设工人坎皮乌·达瓦接受采访。

  2019年,坎皮乌成为水电三局的优秀外籍员工,还被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评为“铁路工匠”。

  同一年被评为“铁路工匠”的还有宋宅·赛雅冯。宋宅今年34岁,来自老挝北部大山里的川圹省。在中老铁路建设启动时,宋宅来到中国电建水电十五局中老铁路项目部工作。

  技术水平提升后,宋宅有了更大的梦想。

  中老铁路建设工人宋宅·赛雅冯接受采访。

  希达·平蓬莎万,出生在老挝北部小城孟赛。虽然孟赛到中国的磨憨口岸只有约100公里,但重重大山却严重阻隔了当地与中国交往的通道。基本没出过大山的希达,一直有个火车司机梦,想开着火车去看看山那边的样子。

  如今中老铁路通车在即,运营筹备工作也稳步推进。希达成为火车司机的梦想即将实现。

  这是11月22日在老挝拍摄的中老铁路琅勃拉邦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凯乔摄)

  这更是一个关于未来的故事。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不仅承载着老挝实现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转变之梦,更是一条促进中老两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之路。

  老挝总理顾问、老挝国家工商会副会长瓦莉·韦萨蓬说,借着老中铁路开通,各国旅游者都想来体验。所以老挝的旅游从业者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游客的新需求,抓住铁路带来的商机吸引更多回头客。

  9月28日拍摄的中老铁路橄榄坝特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记者:章建华 孙敏

  编辑:刘在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

  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王頔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7681128125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