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联合国负责气候变化事务的高级官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柏林7月22日电 专访|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斯蒂尔
新华社记者褚怡 杜哲宇
联合国负责气候变化事务的高级官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全球各国应加强合作、推进多边主义,采取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符合每个国家的利益。”斯蒂尔说。
他指出,缺乏更多国际合作和投资不足是当前亟待克服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对于较贫困国家而言,可再生能源项目高昂的前期成本仍是一个重大难题。
他说,“降低成本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各种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支持性政策和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至关重要。增加全球气候融资也同样重要”,并且无论是可再生能源转型、提高能源效率,还是为最易受气候变化冲击的地区提供必要的适应与减缓措施,都离不开充足有效的资金支持。
这是2024年3月24日拍摄的新西兰南岛西海岸福克斯冰川一隅。新西兰大气及水资源研究院的一项研究称,由于全球变暖导致高山雪线持续上移,积雪区面积持续减少,新西兰的冰川正在变得支离破碎、退缩消融。新华社发(杨柳摄)
斯蒂尔说:“今年11月将在阿塞拜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上,我们需要就气候资金达成新的目标,确保资金能够到达有需求的国家,确保它们有足够的资金发展清洁能源,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
斯蒂尔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积极和建设性作用,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新篇章。”
他表示,中国不仅致力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还通过南南合作,不断加大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展现了大国担当。
“我欢迎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挑战所做的贡献。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领导力。”斯蒂尔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这有助于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更大贡献。
在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应用方面,斯蒂尔表示,中国的成就“令人瞩目”。中国不仅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的生产和安装方面领先全球,还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居领先地位。
国际能源署4月发布报告预计,今年中国汽车销售市场中,电动汽车的占比将达到45%。斯蒂尔说:“这一趋势将加速全球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也将帮助更多国家利用中国制造的技术优势,实现其清洁能源目标。”
他说,中国的贡献造福了人类和地球,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有助加强能源安全、减少污染、改善公众健康,并在新兴产业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展望未来,斯蒂尔呼吁各国制定新的、更强有力的国家气候计划,“国家气候计划应以人为本,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同时,保障公众健康,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确保社会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