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5/ 12 21:05:32
来源:新华网

特写:夜泊簰洲“画”长江

字体:

  新华社武汉5月12日电 特写:夜泊簰洲“画”长江

  新华社记者李思远、余国庆

  初夏,长江中游湖北嘉鱼,簰洲湾的夜清冷如水。

  芦苇荡一角,靠泊的中国环监008号监测船灯火通明。一层实验室里,高级工程师张静正带着团队紧张地工作。慢拨、细挑、轻夹,通过细长的尖头镊子,监测人员把摇蚊幼虫、淡水壳菜等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从江泥样本中一一分拣出来。

  “白天采集监测样本,晚上初查,这是工作常态,如果样本多,通常要忙到夜里。”采集组技术负责人张静说,“生态监测,相当于给长江做全面‘体检’,为长江生态进行‘画像’。”

  中国环监008号监测船是生态环境监测科研综合移动平台,承担着长江干流和通江湖泊的水生态监测任务。11日上午,记者一行随监测船从武汉出发,溯江而上。完成当天的生态样本采集任务后,监测船夜晚正好停泊在簰洲湾。

  “大家务必认真,力求准确。”实验室里,张静来回指导和提醒,“白天船舶在江上行驶,摇晃得厉害,团队只能在晚上监测船靠岸后,加班加点,分析处理样本。”根据工作计划,张静团队的主要任务是采集长江底栖动物和浮游藻类等样本。

  25岁的监测人员熊少凯负责样本的初筛,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实验盘里的样本,小心翼翼地筛查,长达几小时的挑拣工作,让他感觉到眼睛酸痛。“在你们看来,这就是一盘平常从江底捞起的泥巴,在我们眼里,它里面有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这些底栖动物是‘水下哨兵’,是水生态监测的重要指标。”

  监测团队成员陈丽雯从小在长江边长大。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她的工作成果——玻璃瓶里十几条红色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陈丽雯参加了多次监测样本采集工作,她看出了记者的诧异,“虽然它们比头发丝还细,但还是肉眼可见,相比较那些要通过显微镜等特殊设备才能观察到的生物,是名副其实的‘大型动物’。”

  生态环境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长江干流从2020年起连续三年水质保持Ⅱ类,长江流域优Ⅲ水质断面比例,从2015年81.8%提高到2022年的98.1%。

  水质大幅改善,意味着除了传统水质理化指标,还得依靠更高层次的水生态监测,来为长江的健康状况“画像”。“水生态考核的基础,就是水生态的样本采集和分析,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是最基础的。”张静说。

  今年4月,2023年春季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监测正式开始,两个月内,来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等单位的监测人员,将在青海至上海的长江干流、重点支流和重点湖库的331个点位开展水生态监测,摸清长江水生态底数,为长江水生态状况“体检”和“画像”。

  张静说,水生态监测同生态保护一样,是一项宏大长期的“工笔画”工程,只有一笔一画持续发力,才能绘就蓝图。

  不知不觉,已近午夜,在过往船只的马达轰鸣声和大鱼跃起又跌落江面的击打声中,张静和她的团队结束了一天的辛劳,而为长江“画像”远未结束。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9921112961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