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教育家精神为核心,扎实开展“固本强基”“典型赋能”“提质增效”三大行动,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博士学位点申建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赋能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取得新成效。
实施理论学习“固本强基”行动,深入学习教育家精神,夯实教师队伍建设根基。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做好“结合”文章,提升学习实效。将教育家精神学习与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周二政治理论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家精神,学习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等,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教育家精神学习与教师职业发展活动相结合,将教育家精神学习和师德师风学习纳入新入职教师培训第一课,纳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团队等的培育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思想基石。将教育家精神学习与基层党组织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政治优势,赴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等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教师的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将教育家精神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青年博士教师赴青州、荣成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育,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校情,在实践教育中涵养高尚师德。
实施榜样引领“典型赋能”行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注重教师荣誉体系建设,利用教师节等重要节日和时间节点,举办教师节座谈会,走访老教师、老党员,为退休老教师举办荣休仪式,颁发荣誉证书,在全院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2024年,1名教师获评“烟台市优秀共产党员”,2名教师获评“鲁东大学优秀共产党员”,1名教师获评“鲁东大学最美教师”。强化教师典型选树,充分运用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融媒体和各类平台,大力宣传“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鲁东大学最美教师”等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营造向先进学习、以榜样为范的良好氛围。邀请先进典型交流,组织优秀教师开展事迹宣讲、经验分享、专题报告、座谈交流等活动,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推动教育家精神、师德师风教育入心见行。搭建教师交流平台,通过教学沙龙、教学观摩、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活动开展“传帮带”,将师德师风教育与业务提升紧密结合,2024年,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年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等全国、全省学术会议3场,邀请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报告、学术报告10余场,有效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实施队伍建设“提质增效”行动,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促进教师团队建设突破性发展。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努力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用好用活课堂教学主渠道,鼓励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思政元素,建立思政图谱,融入专业课课堂教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重视课程思政成果培育,发掘一批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的教工党员,带头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成功获批“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个,2项教学案例入选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1项教学案例入选山东省研究生精品和优质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作机制,打造高层次教学科研团队,2024年,泰山学者团队党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培育“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团队”1个,学院教师团队获山东省自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批山东省基层教学组织1个、教育部教指委教学改革项目1项、省教改面上项目1项。
目前,学院有山东省高校青创团队3个,国家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0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95%,具有海外经历的16人,形成了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及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领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整体实力正向政治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快速迈进。(通讯员 杨晓晓 张永杰 王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