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12/ 09 14:14:56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制造业立市

字体:

  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这是基于现实性、前瞻性、战略性三重考量。

航拍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贾自豪/摄)

  广州市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在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和2022年工作安排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立市”均占据“开篇C位”。

  制造业是广州产业底蕴和发展根基。广州拥有 41 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工业总体规模、综合实力、质量效益等指标领跑全国。

  从细分产业来看,广州汽车产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一,显示面板产能全国前三,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 与健康器械等领域也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明确“制造业立市”,意味着广州将进一步以创新为重点,推动“制造”走向“智造”,表明了广州着眼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这将是广州制造业的一次“再出发”。

  三重考量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高裕跃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广州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是基于现实性、前瞻性、战略性三重考量。

  现实性在于,2015年-2020年,广州出现“退二进三”(第二产业制造业往外迁,第三产业服务业往里走)的现象,工业占 GDP 的比重出现逐年下降情况(2015 年-2020 年数据分别为: 30.2%、28.4%、26.9%、26.1%、24.2%、23.3%)。因此,首要任务是稳住工业占比。

  通过采取稳增长、稳产业链、稳企业、稳平台等一系列举措, 2021 年全市工业占 GDP 比重提升到23.8%,初步扭转了下降趋势。

  从前瞻性看,广州把制造业作为主战场,就是要着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工业和信息化产业体系——不仅要“制造立市”,更要“智造强市”。

  为实现“先进制造业强市”和“数产融合的标杆城市”目标,广州将全面打造“5686”体系。

  5,是指升级打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高端装备等五大支柱产业;

  6,是指开展“智车”“强芯”“亮屏”“融网”“健药”“尚品”等六大行动;

  8,是指实施深度融合的数字经济、产业链群、技术创新、主体壮大、湾区协同、三品战略、绿色低碳、营商环境等八大提质工程;

  6,是指构建“两城两都两高地”,即智车之城、软件名城、 显示之都、定制之都、新材高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地,从而推动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引领力、带动力和发展力。

  战略性是指,发挥广州、中国乃至全球著名商贸之都的优势,让“广货”之名响彻中外。

  总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中国制造业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广州就是要抓住机遇,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启从“广州制造”迈向“广州智造”的变革,提升城市品牌价值。

  数产融合

  从“制造立市”到“智造强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和“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广州已经行动起来。

  高裕跃介绍,广州将着重推动制造业比重稳步上升,全力建设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发展五大支柱产业,转型发展五大特色优势产业(纺织服装、美妆日化、智能家电、珠宝首饰、 食品饮料),提升五大制造服务业(定制服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 系统集成、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融合赋能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和全国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从产业集群看,广州将聚力打造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绿色石化、现代高端装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等超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纺织服装、美妆日化、食品饮料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一个“万千百”产业集群梯队格局。

  “智造强市”的另一大抓手,是“链长制”——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的21条重点产业链,实施以14位市领导为“链长”和以118家龙头企业为“链主” 的双链式“链长制”。

  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主要包括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现代高端装备、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态、轨道交通等产业。

  高裕跃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目前这些产业均已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链主企业,构建了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市工信局还专门出台了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政策,发布支持构建原材料储运、创新研发等20条措施。

  此外,招商引资也很关键。制造业发展不仅要依靠现有产业,更要引入创新活跃、价值链高利润、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项目。

  “智造强市”还有一大抓手,就是“四化平台”。广州培育建设了一批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的“四化平台”,按照“平台覆盖、企业受用”的思路,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蓬勃发展。

  到2025年,广州计划初步建成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强市;到2035年,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建成先进制造业强市。

粤芯半导体工程师进行设备巡检

  夯实根基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两次在广州创业。第一次是移动互联网企业UC,第二次是小鹏汽车。

  从互联网转战实体制造业,何小鹏选择广州,原因有四个:一是广州有很务实的营商环境;二是制造业硬件和软件人才储备充足;三是地缘位置优越,海空运物流体系发达;四是背倚粤港澳大湾区,方便引进港澳的国际化人才。

  在他看来,制造业是一个“非常大的体系”,既要处理好政策、资金、人才、市场等要素,又要能够构建起产业生态的规模。但做好制造业的关键,仍在于“如何把基础和土壤做好”。

  “要有足够耐心去孵化、培养一些可能成为龙头的企业。很多城市对招商引资很重视,但如果能自己播下种子,培育5年、10年、15 年,就会收获更多更强的本土企业。”何小鹏说。

  何小鹏期望 “福地”广州有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能有耐心进入高科技制造业,逐渐成长为区域知名、全国知名甚至全球知名的大企业。

  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品牌——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从事汽车制造业已有30余年。他认为,“制造业立市”,充分发挥核心产业的拉动作用至关重要。比如汽车产业,“从整个产业链配套来看,汽车产业可拉动本身20倍左右的上下游产业”。

  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硬件+软件”。除了硬件制造,软件也要大力发展,“掌握自主创新的能力非常关键”。古惠南说, 更重要的是,“广州一定要用好‘制造业立市’的契机,把半导体和芯片制造相关产业提升起来”。(特约撰稿曹宇阳 特约撰稿罗蔼盈对本文亦有贡献)

  点击下方标题,阅读本组专题全部稿件

  《深读广州》专题系列稿件

【纠错】 【责任编辑:王頔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919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