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2/ 21 21:19:58
来源:新华网

中国古城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中焕发生机

字体:

  新华社太原2月21日电(记者陈志豪)在今年春节假期,叙利亚留学生曼苏和他的中国朋友一起来到了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游玩,“一座古城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古城是我们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中国境内保存了数十座较为完整的古城。近年来,多地古城景区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多元的展现形式大放异彩,形成了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行的古城经济模式。

  2月9日,游客在山西忻州古城游玩。 新华社记者 陈志豪 摄

  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目前古城内有店铺500余家,包含衣、食、住、行与文物古迹等多类消费场所。2023年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景区共接待游客60余万人,累计收入1402.94万人民币。

  忻州古城餐饮商家王国栋表示,古城游客几乎没有断流过,“人多的时候,饭店院子里都站满了排队吃饭的游客。”

  古城作为旅游景点,对游客最大的吸引力在其所承载的文化上。在保护开发的过程中,古城逐渐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物质载体,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山西太原古县城内联营282家商户建立地域餐饮、非遗文创、博物馆等一批特色项目资源,内含国家级非遗9家、省级及以下非遗15家,并打造活字印刷、山西梆子、皮影等12所独立研学院落,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1月28日,游客在山西太原古县城前合影。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在今年春节期间,来自山东省的游客刘赛带着家人来到了山西,其间去了多个古城游玩。“在古色古香的环境里,非遗展出和体验场所能让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刘赛说。

  多个古城借助非遗表演,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位于中国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定期举办甲子会、祭祖节、火把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让外地游客切身体会充满民族特色的节日氛围。数据显示,1月21日至23日,该景区吸引了44万多人次的游客。

  为推动文物保护,中国国家文物局在2022年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有了这份文件支持,我们就能更好地对古城内的文物进行保护开发利用。”太原古县城景区负责人苏亚伟说,古县城计划引入社会资本投资2.4亿元完成文物大医院续建工程,联营完善文物鉴定分析、文物修复、教育旅游、定制服务等商业模式,打造国内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高地。

  同时,各地还为古城的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相应的多方位支持。忻州市相关部门为忻州古城提供了安全、市场、医护、电力等多方面的支持;忻州市14个县市区均报送了各地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节目,以此宣扬传统文化,吸引游客驻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耿晔强表示,古城作为文化和经济载体,在保护开发过程会形成文化旅游圈,能够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同时,文物、旅游、社会资本等多方面也应当加强协同配合,共同促进这一新兴经济模式的发展。

  “一座城市有了古城,不仅能传承文化和历史,也成为助力旅游经济发展的绝佳渠道。”苏亚伟说。

【纠错】 【责任编辑:施歌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60112938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