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2/ 05 09:54:1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不一样的临港 不一般的新片区

字体:

  12月5日至6日,2023国际顶尖孵化器论坛将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举办,以高质量孵化器为主题的高端论坛在国内尚属少见。纷至沓来的孵化器从业者、投资者、科学家,带着前沿成果和顶尖眼光,齐聚这片高水平开放的创新热土。

  从上海东部的一片沿海滩涂,变成欣欣向荣的开放新高地,重大工程热火朝天,新能源汽车“秒”速下线,滴水湖畔科创地标拔节生长。2019年8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成立,布局于本世纪初的临港,承载新的使命,迎来全新发展篇章。当前,临港新片区正大力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年均经济增速超20%的亮眼数字,跑出始终向改革要红利、向开放要效益的加速度。

  探新路,改革开放“试验田”成为“高产田”

  11月底,国际航运物流企业丹麦马士基公司旗下“美杰马士基”号货轮从上海洋山港出发,分别捎带520只集装箱至天津港、736只集装箱至青岛港,成为该公司又一艘从洋山港出发的沿海捎带货轮。

  此前,沿海捎带业务并未对外资航运公司开放,进出口货物中转需要经釜山、新加坡等海外港口。2022年5月,外资班轮沿海捎带业务试点落地临港新片区,标志着我国国际航运领域的开放迈出重要一步。

  这是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9月17日摄)。新华社发(王一鸣 摄)

  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作用,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中央的要求也一直是临港新片区的努力方向,上海持续推进临港新片区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为国家试制度、测压力。

  在临港新片区,一系列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接连落地,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加快建立。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正式落地;率先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船到船”加注业务……新片区设立4年来,临港累计形成典型制度创新案例102个,其中全国首创性案例48个,多项“首个”“首次”从临港走向全国。

  伴随着不断提速的开放步伐,临港新片区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逐渐形成,“试验田”逐渐成长为一片“高产田”。

  走进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伴随着翻飞的机械臂,平均不到40秒就能下线一台整车,这里也成为特斯拉全球效率最高的工厂之一;集成电路产业形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重点项目相继投产;滴水湖AI创新港加快建设,宁德时代、中科创达等一批重点企业相继入驻。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临港集团董事长袁国华说:“临港新片区正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先进制造业为重要支撑、现代服务业为特色优势的产业发展格局。”

  开放结新果,产业出新篇……一系列主要经济指标的逆势上扬,是崭新临港的亮眼答卷。近年来,这里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2%,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9.9%。

  “临港新片区始终保持开放的力度不减、改革的强度不减、发展的势头不减,跑出了‘加速度’、干出了‘显示度’、提升了‘活跃度’。”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表示,临港较好发挥了上海经济发展“增长极”和“发动机”的作用。“改革是临港新片区最大的红利,开放是临港新片区最重大的使命。”

  做标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全球最大缸径980毫米的低速大功率柴油机、中国首根国产12英寸单晶硅棒……它们有着共同的“标签”——“临港智造”。

  拥有国家级、世界级先进技术的新赛道企业陆续落户,临港这座高端装备“智造之城”,正尖端集聚、重器云集。2022年,全国每8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临港造”,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当地首个产值突破2000亿元的产业。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临港正更加精准用力建设好科创之城。

  ——重基础,打通“围墙内外的创新”。临港世界顶尖科学家实验室,近日迎来首批顶科访客,顶尖科学家们步入实验室大楼,连连发出惊叹。实验室中包含一个临街而建、面积约900平方米的超级实验室,科学家在这里做实验,窗外的行人也能感受科创的热气腾腾。

  既有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原始创新平台,又有科学家社区等开放创新主体,还有面向未来的绿色技术布局……科创浓度极高的新名片不断涌现,成为激起“最先一公里”创意迸发、力促“最后一公里”瓜熟蒂落的战略谋划。

  ——搭平台,让创新更贴近产业和市场。即将在临港举办的2023国际顶尖孵化器论坛上,百余位国际顶尖孵化器代表、投资机构代表、行业大咖、科技项目领衔专家和创新领军人才,或带着最前沿的眼光,希望找到最匹配、最有未来的“好项目”;或是带着最先进的技术,从屏对屏到面对面,寻觅从创意到资本到市场的“最佳合伙人”。

  2023国际顶尖孵化器论坛上,首进中国的7家顶尖孵化器来自美国、英国、葡萄牙等多个国家,包括Flagship Pioneering、CodeBase、The Foundry等知名机构。“孵化器始终保持科技敏感性,善于捕捉和发现新赛道,可以帮助企业更好把握市场方向、对接产业发展,临港希望能打造良好创新生态,形成全过程创新的氛围。”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副处长吴海涛说。

  面向终端用户、碰撞专业想法,创新的平台和应用的场景随时随处可见。就在最近两个月,汽车电子、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专精特新领域的论坛交流接踵而至,力争在科技原创点和产业转化点之间牵起纽带,让科创和产业无缝衔接。

  临港科投公司董事长翁巍说,临港既有核心产业四梁八柱的布局,又有科创功能的不断提升,让这里既有“大装备”“大智造”,又有新平台新赛道,创新策源功能不断提升,孵化培育功能不断增强。

  强生态,加快崛起对外开放新高地

  不久前,滴水湖西岛,临港新片区在建最高标志性建筑——西岛金融中心项目主楼核心筒全面封顶,未来将成为现代服务业开放区最重要的产业载体和区域新地标。

  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成立、首家跨国金融集团独资的金融科技公司汇丰金科揭牌……金融服务高水平开放的生态不断建设。

  根据最新发布的《临港新片区加快发展新兴金融业行动方案》,到2025年,滴水湖金融湾将打造成为新兴金融集聚的新高地、金融科技发展的样板间、对接国际规则的试验田、海内外金融人才的首选地。

  背靠长江,面朝大海,链接国内外的独特优势和枢纽效应,使得临港新片区在高端产业引领、科技创新策源、全球资源配置方面不断成长。

  一个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跃然眼前。

  “临港是年轻的城,临港更是年轻人的城。”陈金山表示,临港新片区将着力搭建更为丰富、更为高水平的事业发展平台,让年轻人在临港事业有成。

  产业形态的不断丰富,正在让更多年轻人、创业者集聚,18万多高端产业从业者,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兴金融等奋力拼搏。“我在美国带领的课题组,长期从事蛋白质翻译和合成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我认为如果未来能够实现蛋白质合成的工业化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回国后选择了临港作为我创业的起点。”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办公室里,康码芯(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郭敏回想起回国创业的场景,庆幸当时的坚持,使得自己可以捷足先登。

  一座创业之城,亦是一座生活之城。全球规模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落户于此,“抬头看湖,低头看书”的朵云书院成为网红打卡点,以24节气为主题的三灶港“幻云东方”商文旅项目蓄势待发,临港新片区的烟火气和生活味也逐渐变浓;临港新片区揭牌以来,高品质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累计引进人才约5.8万人,年均增长128.5%;着力加强优质教育资源配套,保障人才子女就学需求,推动一批高水平学校开办,四年来基础教育学校累计新开办19所、新开工35所、新竣工16所……

  新兴的城和年轻的人互相成就,风华正茂、朝气蓬勃,一个对外开放新高地未来可期!(记者姜微 周琳 杨有宗)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83113000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