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海关总署:外贸前两个月平稳开局的势头有望保持下去
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表示,比较来看,我国竞争优势依然明显,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整体好转,外贸前两个月平稳开局的势头有望保持下去。
-
海关总署:将继续推出新举措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日上午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守国门、促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海关力量”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海关总署办公厅主任赵增连表示,将继续推出新举措,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
海关总署:加快出台新时期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措施
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守国门、促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海关力量”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表示,加快出台新时期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措施。
-
海关总署:挑战是海关改革创新的动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日上午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守国门、促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海关力量”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表示,挑战是海关改革创新的动力。
-
海关总署:五年来共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万起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日上午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守国门、促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海关力量”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介绍,5年来,共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万起,案值5000多亿元。
-
海关总署:在强监管上“下功夫” 在优服务上“出实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守国门、促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海关力量”有关情况。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表示,下一阶段,海关将在强监管上“下功夫”,在优服务上“出实招”。
-
海关总署:2022年海关税收入库2.28万亿元 增长13.6%
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守国门、促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海关力量”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表示,2022年海关税收入库2.28万亿元,增长13.6%。
-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谈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
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如何看待经济增长目标、进一步做好扩内需等热点话题作出回应。
-
国家发展改革委:5%左右的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
“5%左右的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说。
-
国家发改委:中国粮食市场始终保持供应充足、运行平稳的良好态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中国粮食市场始终保持供应充足、运行平稳的良好态势。
-
国家发改委:继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为做好能源保供稳价,我们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综合施策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
国家发改委:我国能源安全是有保障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总体来看,我国能源安全是有保障的。
-
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3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
赵辰昕: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3月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
国家发改委:消费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6日上午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消费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更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
国家发改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6日上午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
国家发改委: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1位
3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1位。
-
国家发展改革委:集中力量办好国家层面的大事难事急事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6日上午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荫凯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集中力量办好国家层面的大事难事急事。
-
易纲: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3月3日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人民银行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到现在为止 碳减排支持工具已经发放3000多亿再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介绍,到现在为止,碳减排支持工具已经发放了3000多亿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发放了5000多亿贷款,2022年带动减少碳排放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
中国人民银行:将对结构性货币政策供给进行评估 做到有进有退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下一步央行将持续对结构性货币政策供给进行评估,做好分类管理,做到有进有退,对一些需要长期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结构性货币政策会给予较长期的持续的支持。
-
易纲: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在总量上保持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年3月3日上午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坚定信心、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在总量上保持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
中国人民银行:推动房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介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部门各地方认真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房地产行业快速扩张、价格过快上涨、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的势头得到了遏制。潘功胜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金融部门抓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的落实落地,推动房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
中国人民银行:居民储蓄将逐步回归常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随着宏观经济好转,居民的消费和投资信心都将增强,居民储蓄将逐步回归常态。
-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的金融业运行是稳健的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的金融业运行是稳健的。
-
潘功胜:人民币已初步具备国际化使用的网络效应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人民币已初步具备国际化使用的网络效应。
-
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 推动外贸外资量稳质升——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谈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新举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消费、外贸、外资等商务工作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如何推动商务工作迈出新步伐?有哪些新举措?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回应。
-
我国将聚焦“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 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结合前期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努力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满意清单”。
-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十年年均增长8%
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
-
人社部将适时调整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
在国新办2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说,去年我国正式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目前,个人养老金每年缴费上限是12000元,以后会适时调整缴费上限。
-
商务部:稳规模 优结构 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下一步要先把外贸规模基本盘保住,同时,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提升,外贸结构要优化,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
-
商务部:不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3月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不断地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的网络。
-
商务部:推动农村消费进一步恢复和扩大 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介绍,商务部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县域商业发展短板,以渠道下沉为主线,推动农村消费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
商务部:过去一年 商务运行稳中有进好于预期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过去一年,商务部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发展,推动商务运行稳中有进、好于预期。
-
商务部:开展“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 增强消费信心和活力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商务部将今年定为“消费提振年”,将联合有关部门,调动各地方、行业协会、企业组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
-
商务部:“三个提升”发挥好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要发挥好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
-
商务部: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客流量较上年农历同期增长27.8%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介绍,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客流量较上年农历同期增长27.8%。
-
人社部:“五个坚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介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王晓萍表示,将做到“五个坚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人社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稳健
3月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稳健。
-
人社部:社保卡“一卡通”的功能在不断拓展
3月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社保卡“一卡通”的功能拓展情况。
-
人社部:今年前两个月就业市场平稳有序 好于预期
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介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王晓萍表示,从今年前两个月的情况来看,就业市场平稳有序,好于预期。
-
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谈新举措新进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如何壮大巩固优势产业、如何促进智能制造及绿色发展等社会关切热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逐一解答。
-
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 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谈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怎样着力扩大内需?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国新办1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进行解答。
-
工信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
-
工信部: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3月1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不断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工信部考虑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
工信部:加快工业绿色化低碳发展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加快工业绿色化低碳发展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今年的工作重心就是要一件一件抓落实,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着力推进。
-
工信部: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未来产业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实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
-
工信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
-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工信部:聚焦实现重大技术装备的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介绍,在推动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方面,主要是聚焦实现重大技术装备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
财政部: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但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财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我们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
-
财政部: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动摇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各级财政部门始终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财政工作指导方针,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动摇。
-
财政部:今年地方财政状况预计逐步向好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以及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持续发力显效,今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地方财政状况预计逐步向好。
-
财政部:让老百姓有钱消费 乐于消费 方便消费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财政部门将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围绕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积极完善政策措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激发消费潜力,进一步支持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升级。
-
财政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强调五项重点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财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涵盖内容很广,强调五项重点。
-
财政部:决不让财经纪律成为“稻草人”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介绍,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财政部将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立足财会监督主责,健全财会监督体系,硬化激励约束,对违反财经法规制度的行为零容忍,决不让财经纪律成为“稻草人”。
-
财政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 增长6.1%
财政部部长刘昆介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0.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增长6.1%,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撑。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谈新举措新进展
天和、问天、梦天三舱齐聚天宇,中国空间站傲立太空,夸父探日、青藏科考、微纳卫星、量子传输、质子治疗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2022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捷报频传。开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新阶段,有哪些新举措新进展?国新办24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进行解答。
-
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万亿元
2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5%,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
-
科技部:将继续围绕“四个强化”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2月24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表示,按照中央部署,科技部近年来一直在政策、要素和项目等方面持续发力,支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
-
交通运输部: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一通百通。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综合实力、如何确保交通物流畅通、如何服务保障民生等社会热点,23日,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进行全面解读。
-
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开放合作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广军表示,面向未来,中国科技开放合作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
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长近15%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表示,这些年,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近15%,接近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速度的2倍。
-
科技部:以人才强、科技强达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
中国要有一大批科技人员,高水平的科技人员,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一批人,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以人才强、科技强达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
-
科技部:将把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继续大力支持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陈家昌介绍,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技术,日益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量。
-
科技部:去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1位 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表示,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提高核心竞争力——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谈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10年来,国资央企改革发展成效如何?改革攻坚怎样乘势而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国有企业肩负哪些新使命?国新办23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一一回应。
-
国资委: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高质量发展是本质要求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表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高质量发展是本质要求。
-
国资委:从三方面抓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聚焦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
国资委:持续重组整合 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3日上午10时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翁杰明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持续用好重组整合这个重要抓手,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
2022年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3.8万亿元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2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3.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6%。其中,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万亿元,同比增长9.7%;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9亿元,同比增长10.9%;民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20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
交通运输部:截至2022年底全国综合交通网络的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从2018年至2022年这五年时间,交通运输系统一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7万亿元,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的港口群。截至2022年底,全国综合交通网络的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
-
交通运输部: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着力稳定交通运输市场主体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介绍,2022年,受疫情多重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市场主体生产经营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给予重点帮扶。交通运输部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着力稳定交通运输市场主体,为稳住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贡献了交通力量。
-
交通运输部:交通物流运行全面恢复正常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3日下午3时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说,数据表明,交通物流运行全面恢复正常。
-
交通运输部:2023年春运全社会人员流动量超过47亿人次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介绍,初步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运全社会人员流动量超过47亿人次,比2022年增长了近3成左右,创造了2020年以来春运的新高。
-
交通运输部:2022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超过6% 再创历史新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3日下午3时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说,去年一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能保持6%以上的增幅,是殊为不易的,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贡献了交通力量。
-
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将举办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介绍,交通运输部将于2023年9月25日到26日在北京举办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论坛由中心具体承办,论坛还同步举办第15届国际交通技术和设备展览会。
-
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信号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围绕粮食安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民增收致富等百姓关心的话题,14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同志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进行全面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