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1/ 04 12:57:43
来源:新华社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1 你好非洲

字体:

  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从2019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想。

  2021年,他们践行“四力”,从中共一大会址到建党百年庆祝大会的现场;从城市抗疫一线到海外疫情中心;从暴雨淹没的农田到风雪围困的城市;从棉花丰收的天山脚下,到雪域高原的牧民家中……

  他们凝固新闻的瞬间,记录历史。

  从2022年1月3日起,“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多位新华社摄影记者在2021年的精品力作和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他们的作品和讲述,能带给您希望与力量。

  提到非洲,可能你会联想到炎热、战乱和疾病,尤其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经济和医疗水平较弱的非洲国家可能更会让你心生畏惧。但你可能忽略了:广袤的非洲大陆上,还有世界陆地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除了炎热干旱的沙漠,这里也有四季如春的地方;有贫穷和战乱的地区,也有现代化的大都市。非洲五十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是那么独特。

  2021年是我在非洲常驻的第四年,这一年,我和我的相机奔波在各个新闻现场,向人们述说我眼里真实的非洲。

2021 你好非洲

关键词:疫情 医疗队 疫苗

疫情

  经历了一年的新冠疫情“洗礼”,人们对于宵禁、封城似乎已经麻木,普通人的生活早已经恢复正常。也许是买不起口罩,也许早已经对新冠病毒不以为意(在一些非洲国家,每年因新冠而死亡的人数还没有因疟疾而死亡的人数多),越来越多的人不戴口罩,就算戴了口罩也都只是覆盖了自己的下巴,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

  ↑2021年7月28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街头,顾客在一处小摊前买东西。

  马萨雷是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第二大贫民窟,约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数十万人,他们的日均生活费不足1美元,但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停止,即使疫情也不能阻止。

  音乐给了在马萨雷生活的几个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力量。一个温暖的午后,阳光洒进马萨雷贫民窟。“赛普勒斯”乐队的成员们坐在长凳上,尽情地唱着一首名为《哈里》的歌曲:

  “我的心因你而跳动 

  我的心与你同在

  要保持信念

  永远微笑面对……”

  2013年,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十七、八岁的摩西·基马尼、乔舒亚·扎瓦迪和摩西·安巴尼一拍即合,成立了“赛普勒斯” 乐队。出乎意料的是,这支乐队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21年7月27日,“赛普勒斯”乐队成员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马萨雷贫民窟合唱乐队单曲《哈里》。 

  拍摄这张照片时,我戴着N95口罩,但是旁边流过的生活污水发出的恶臭,还是扑面而来。臭水沟旁边,用简陋的石棉瓦搭起一个角落,这就是他们乐队的排练场地。排练时动听的歌声,配着隔着N95口罩还往鼻子里钻的恶臭,心里的那种感动不可名状。

  ↑2021年7月27日,“赛普勒斯”乐队成员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马萨雷贫民窟排练歌曲。

  尽管成立八年,在视频分享平台优兔上,乐队的主页订阅量仅有215,但他们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马萨雷贫民窟却拥有数以千计的粉丝。通过音乐,“赛普勒斯”正鼓舞着越来越多的贫民窟居民不言放弃、自强不息。基马尼说,面对贫困,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是音乐给了他追逐梦想的力量。“我们的作品源于贫民窟的生活,大部分歌词都在鼓励人们积极乐观。”基马尼说,由于生活所迫,年轻人容易误入歧途,音乐能在一定程度上劝导向善。

  ↑2021年7月27日,“赛普勒斯”乐队成员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马萨雷贫民窟的一面涂鸦墙前摆出乐队的代表性手势。

  “贫民窟的很多青少年将我们视为榜样,如果我们放弃音乐,就相当于扼杀了他们的希望。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坚持。音乐在,希望就在。” 基马尼对我说。

医疗队

  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附近的塞中友好医院,我遇到了中国(湖南)第22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医疗队于2020年9月18日抵达塞拉利昂,在新冠疫情期间来到塞拉利昂,对于每一位队员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2021年12月7日,在塞拉利昂塞中友好医院,中国(湖南)第22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即将结束任务回国之际,集体合影留念。

  在医疗队中,副队长邹志鸿已经是第二次作为医疗队的一员援非了。这次他的助手叫西赛,33岁,但已经是医院的“老资格”了。西赛看邹志鸿略显年轻,开始对他的医术持保守态度,但后来她对邹大夫的态度在工作中渐渐改变。塞拉利昂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尤其在疫情期间。手术室经常缺水缺电,没有足量的氧气储备,更别说药物储备了。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全身麻醉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此很多手术无法进行。邹大夫带着西赛把呼吸机、制氧机有机结合起来,在有限的条件下限时开展全麻手术。因为有了这些成功的实战经历,西赛对邹大夫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爱问问题了,只要是他的医嘱都会坚决执行。邹大夫还购买了英文版麻醉和疼痛专业书籍,通过余暇时间给西赛授课。西赛非常感激这位中国医生,在医疗队即将离开之际,专门制作了礼物送给她的老师邹志鸿。

  ↑2021年12月7日,在塞拉利昂首都的中塞友好医院,邹志鸿(左)即将结束任务回国,他的“徒弟”西赛(Kadiatu Sesay)为了感谢他,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送给他。

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和非洲国家患难与共、守望相助。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刻,非洲国家或致电或发表声明,向中国表达慰问,送来宝贵支持。非洲疫情暴发后,中国率先驰援,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包括疫苗在内的抗疫物资,为医疗物资匮乏的非洲国家雪中送炭。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2021年的主题是“建设一个更公平、更健康的世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一些国家迄今还没有足够新冠疫苗为医疗工作者和易感人群接种,这种情况简直是“讽刺”。

  ↑2021年9月18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机场工作人员从飞机上卸下中国政府援助的新冠疫苗。

  当写着中国援助的疫苗箱子从飞机卸下的时候,我的内心也非常激动,按下快门的时候感觉都比以前更有力量了!因为我面前的箱子里装着从祖国送来的疫苗,它将为在肯华人和肯尼亚民众提供防护,而我要打的疫苗也在其中。我马上可以结束近一年的“裸奔”工作,有疫苗护体了。本来以为只能等着回国才能打疫苗,祖国让我可以在非洲大地上打中国疫苗了!那一刻我真的很骄傲!

  在年底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中国郑重承诺将再向非方提供10亿剂新冠疫苗。我当时在开幕式的会场采访拍摄,现场非洲各国的与会代表和非洲媒体听到这里时,纷纷开始鼓掌欢呼。

  ↑2021年11月29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与会代表步入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现场。

关键词:蒙内铁路 肯尼亚的中国网红 “万村通”

  蒙内铁路

  由中国路桥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的肯尼亚独立以来建设的首条铁路——蒙内铁路自2017年5月31日正式开通运营以来,给往来于首都内罗毕和港口城市蒙巴萨的旅客和物流带来了极大方便,将两大城市间的交通时间从过去的至少10个小时缩短为5个小时,降低总体物流成本约40%。这几年,新华社对蒙内铁路的报道也有很多次了,蒙内铁路有许许多多来自中国和肯尼亚的铁路人在默默付出。2021年,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想努力挖掘出一些鲜活的故事。

  经过一番了解沟通,我们最后选择去听听蒙内铁路指导司机杨明和他的肯尼亚女徒弟康西莉亚的故事。

  ↑2021年3月2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杨明(左)和康西莉亚在进行发车前的检查工作。

  杨明从事的是铁路运营工作。2018年3月,在铁路系统干了大半辈子的他来到内罗毕,负责中肯双方机车乘务员的管理工作,包括日常技术业务培训、标准化作业监督指导等。

  这些年,中方已经培养出50余名获得驾驶证的肯尼亚司机。其中,杨明主要负责带训6名司机长,现年27岁的康西莉亚就是其中一位。

  “我的中国师傅杨明很严厉,但他总是耐心教导,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中国人稳重、细致、善良的品质。”康西说。

  除了专业技能突飞猛进,康西的中文水平也已经达到汉语水平考试四级,并成功晋升为指导司机,负责培训新一批学员。

  康西的表现也打动了杨明。他说:“在这里工作三年多,我从康西身上看到了肯尼亚女性坚韧、勤奋、谦卑等优良品质,也切实感受到肯尼亚在不断发展进步。”

  ↑2021年3月2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杨明和康西莉亚进行火车机车对接车厢工作。

  “中国师傅在故障排除方面非常专业,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康西说,“我学得越多,能教给同伴们的知识就越多,我相信肯尼亚的铁路网会像中国铁路网一样越来越好。”

肯尼亚的中国网红

  在肯尼亚还有一位在短视频平台意外走红的中国“80后”博主——“非洲十年”。一年多来,他用150余条关于非洲的短视频让国内网友对非洲产生浓厚兴趣,悄悄改变不少人对非洲的刻板印象。我和同事们一起走近这位兰州汉子王垚,听他讲他的非洲故事。

  ↑2021年10月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王垚(中)和助理们在肯雅塔国际会展中心拍摄短视频。

  2009年,在一家国企工作的王垚被派到坦桑尼亚常驻。走南闯北间,经济学专业毕业的王垚发现了商机,便辞职到肯尼亚创业。正当事业开启“开挂模式”时,新冠疫情暴发了。“疫情导致公司各项业务放缓,当时我就在想,能不能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灵敏的商业嗅觉让他把目光转向火热的短视频。2020年8月,王垚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非洲十年”的第一个作品。两个月后,粉丝数突破百万。截至2021年11月20日,“非洲十年”账号已拥有约480万粉丝,作品累计点赞量近5000万。

  ↑2021年9月2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王垚(中)和助理们在拍摄短视频封面照片。

  王垚说,促使他做短视频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希望能够改变国内网友对非洲的误解和偏见。“只要在视频平台上搜索‘非洲’二字,你会发现很多是卖穷、卖惨、不尊重当地人等内容。这不是我们生活的非洲。”王垚发布的所有视频中,最受网友喜爱的是展现中非交往的内容:跟中国人学种菜的非洲兄弟、会中国竹编的非洲姑娘、做兰州拉面的非洲师傅……“很多从没来过非洲的粉丝留言说,他们第一次真正认识非洲,不是通过《动物世界》,而是通过我的视频,让他们产生了想来非洲看一看、来非洲做生意的想法。”这让王垚很有成就感。但他坦言,相比世界其他地区,非洲在网络上受到的关注并不多。“希望今后有更多像我这样的博主,让更多人关心非洲、了解非洲。”

  王垚的心愿也是我的。

“万村通”

  “万村通”项目是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的中非人文领域合作举措之一,旨在为非洲30多个国家的1万个村落接入卫星数字电视信号,并向20万个非洲家庭捐赠机顶盒。来自中国的企业四达时代集团作为实施方承建该项目。

  ↑2021年11月22日,在塞内加尔达喀尔近郊的辛迪亚小学,同学们坐在教室的地毯上观看投影播放的动画片。整套设备都是靠太阳能蓄电池供电。

  塞内加尔“万村通”一期项目已完成该国14个省300个村落的卫星电视接收终端安装工作,并为项目村落培训了本地工程师。二期项目将为塞内加尔300个村落的公共区域和家庭安装太阳能电视机、太阳能投影设备、数字机顶盒等。

  ↑2021年11月22日,辛迪亚小学的同学们课间坐在教室的地毯上观看投影播放的动画片。

  ↑2021年11月22日,辛迪亚小学的孩子们在教室里玩耍。

关键词:体育

  2021年世界青年(U20)田径锦标赛于2021年8月18日至22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该届比赛原为2020年世界青年(U20)田径锦标赛,原定于2020年7月进行,因疫情而被推迟。由于疫情在肯尼亚依然肆虐,而且要近距离接触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我和三位同事除了做好赛事拍摄计划以外,还需做好防疫的各种细节工作计划。在比赛间隙,我们还按照赛事组委会的要求做了3次核酸检测。

  由于是第一次拍田径锦标赛,还要在几天的时间里拍摄多个项目,在比赛前期我做了大量的学习准备工作,向刚从东京奥运会回国的同事请教拍摄经验,努力把这次任务圆满完成。

  ↑2021年8月21日,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法国选手佐亚以12秒72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青年(U20)世界纪录。

  ↑2021年8月21日,在男子1500米决赛中,肯尼亚选手凯特(左)获得冠军。

  ↑2021年8月19日,在女子3000米决赛中,肯尼亚选手加泰里(前)获得冠军。

  ↑2021年8月2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新华社记者李琰、龙雷、张宇、董江辉(从右至左)在2021年世界青年(U20)田径锦标赛赛场合影。

  监制:兰红光

  统筹:武巍 费茂华 周大庆 刘金海

  记者:李琰

  编辑:韩旭 杨纯 陈铎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3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