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4/ 12 14:11:13
来源:解放军报

警惕武器装备的“合成谬误”

字体:

  一位经济学家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叫“合成谬误”,说的是每一个局部看上去都是合理、正确、有效率的,加在一起却可能是一个谬误。“合成谬误”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军事领域也概莫能外。下面一则关于武器装备研发的故事,说的也是同样一个道理。

  据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设计了一艘军舰。他在设计书中写道:“这是我多年研究、思考和精工细作的结果。”他聘请著名造船专家对此进行鉴定。经过数周,造船专家送回其设计稿并反馈意见:“陛下,您设计的这艘军舰是一艘威力无比、坚固异常和十分美丽的军舰,称得上是空前绝后。它能行驶出前所未有的速度,它的武器将是世界上最强的,桅杆是世界上最高的,大炮射程也是世界上最远的。您设计的舰内设备,会使从舰长到见习水手的全部船员都感到舒适无比。当然,就不足而言,您的这艘辉煌的战舰,目前看来只有一个小小的缺点,那就是只要它一下水,就会立刻沉入海底,如同一只铅铸的鸭子一样。”

  毫无疑问,从战场需求出发,设计师希望设计出的武器装备性能指标更高、更强、更好,将世上所有的“最好”都集合到这款武器身上。然而,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就一种武器系统而言,任何部分都不可能独立存在于系统之中,都不可能任由某一功能的“野蛮增长”,必然会受到不同功能之间的约束或限制。某种程度上讲,如果一种武器装备的所有性能指标都堪称一流,那它背后肯定是以内部应力的增加为代价,或可靠性降低,或维修性变差,或安全性不足。

  当年,苏联研制的米格-25战机以优越的技战术性能闻名于世。可该战机所使用的零部件并不是最好的,甚至许多性能都远远落后于美国,但经过苏联专家的巧妙组合,其整体性能超过了美国同期生产的战机,正所谓“组织一流胜过材料一流”。现代军事科技发展,使武器的运用具有专一化和协同性特征,因此决定了无论哪一种武器都不可能单独赢得战争。所谓战争制胜的秘诀,并不是要求人们去寻找或创造一种“万能兵器”,而是如何去编织组合“十八般兵器”,使它们在战争中取长补短、协同作战。一位军事专家曾说过,打胜仗不一定都要使用最先进的武器,而是最管用的武器。

  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说过:“一个想要制造一件好的战争工具的人,必须首先问问自己下次战争将是什么样的。”从近期战争实践看,信息主导、体系对抗将是未来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武器装备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要防止“合成谬误”,注重体系建设,坚持把单个武器装备放到整个体系的大盘子来衡量,以对作战体系的贡献率为标准来推动武器装备发展,既关注单装性能,更关注整体效能,努力打造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张西成)

【纠错】 【责任编辑:王金志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