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6/ 03 17:43:30
来源:新华网

和太阳“牵手”|盐碱滩涂借光生“绿”

字体:

  新华社济南6月3日电(记者陈国峰)“装完这些,再来500斤!”近日,在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的曙光汇泰渔光电站,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乘着清爽的海风,一群人从光伏板下捞起一筐筐海参,上岸、过秤、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东营地处黄河入海口,盐碱滩涂较多,光能资源丰富。据国网东营供电公司新户供电所副所长吴斌介绍,曙光汇泰渔光电站年均上网电量9000万千瓦时,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模式,在源源不断输送清洁电能的同时,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沿海滩涂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以前这些滩涂都是荒废的,一眼望去白茫茫看不到边,空气里都是咸味。随着‘渔光互补’项目落地,在光伏板遮挡下,滩涂更适宜养殖参虾,有效带动了村民就业和村集体增收,对修复滩涂生态系统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东营市河口区郭局村党支部书记李宝祥介绍。

  位于东营市河口区的曙光汇泰渔光电站。受访者供图

  盐碱地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在渤海之滨的山东北部,有大片盐碱地处于“沉睡”状态。山东推动能源转型,积极布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基地,光伏建设受场地制约明显,盐碱滩涂成为建设光伏基地的新选择。

  山东省能源局提出,“十四五”期间,依托滨州、东营、潍坊沿海区域的盐碱滩涂地,统筹用地用海、电网接入消纳等条件,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现代农业、养殖业等相融合,建设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这句流传于寿光市侯镇的打油诗,道出了过去当地脆弱的生态状况。如今,这里一望无际的光伏板在阳光照耀下闪着粼粼银光,原本撂荒的盐碱滩涂成了“搬运”太阳能量的“希望田”。

  坐落于侯镇的1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是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潍坊境内首个全容量并网的新能源项目,每年可为电网提供约1.47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千万不要小瞧这几块面板,它们可以给鱼塘和虾池的增氧机、水泵等设备供电,这种光伏组件采用32度倾斜角度设计安装,可使水温下降1到2摄氏度,防范鱼虾疾病,保障渔民养殖收益。”正在为养殖户进行用电设备检查的国网寿光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耿文选说。

  位于寿光市侯镇的1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基地。受访者供图

  初夏时节,在侯镇1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基地,渔民李中华驾着小船,正忙着为鱼类投放饲料。他承包了300多亩鱼塘,以养殖鲈鱼等为主。“在光伏板的遮挡下,藻类繁殖减少,对改善水质状况、降低水面温度都有帮助,为鱼虾提供了更好的生长环境,鱼塘产值提升了。”李中华说。

  “鲁北盐碱滩涂因地制宜打造‘绿光一体’‘渔光互补’等一批复合型‘光伏+’项目,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这很有示范意义。”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徐震说。

  据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规划发展处处长杜鹏介绍,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占地面积825平方公里,规划新能源装机容量4800万千瓦。预计到2030年,这一基地将成为风光同场、储输并举、综合智慧、产业融合、生态友好的国家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做出积极贡献。

【纠错】 【责任编辑:施歌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601129667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