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 | 外企看中国
探针 | 外企看中国

外企看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投资的热土。外企蜂拥进入,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和税收,还推动了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全文
作者: 新华网财经部

中国的营商环境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在华发展多年的一些外资企业有着发言权。
  作为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在华组建控股公司的国际企业,西门子亲历并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西门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表示,中国商业环境不断改善、商业规则不断规范、商业治理不断加强。
  美国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贾殿安认为,在政策导向上,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调整不断放开对外资入华限制,尤其放宽了服务业、制造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放宽一部分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使外资在华更有可为。
  “此外,法治环境也更加规范、透明、公平,对于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升。这些都为外商投资中国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可靠的投资条件。”贾殿安说。
  美国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从1993年开始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并在2015年与北京市奋迅律师事务所在上海自贸区设立联营办公室并实行联营。
  雀巢是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外资品牌,在华经营了三十年,雀巢的“亲身体验”是,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感觉到主管部门如商务、税务等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服务意识增强。监管部门做事更加专业,依法办事,处理问题公平公正。[点击查看详情]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和结构的不断优化,外企在华的投资布局也同步发生着改变。
  在记者采访的多位跨国公司在华负责人眼中,中国市场庞大的内需、日益优化的基础设施,以及中国对新兴产业发展的鼓励态度,释放出强大的“磁场”,吸引他们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布局。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利用外资总规模4415亿元人民币。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1%和20%。
  量变背后,更可喜的是“质变”。
  “从总量来看,外商投资规模保持平稳态势,但投资的方向和行业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贝克•麦坚时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贾殿安接受新华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借势中国经济转型的契机,高端制造业、科技领域、绿色经济领域以及服务业等都将为外商带来更广袤的发展机会。”
  不难看出,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外资企业也同样调整着在华投资布局的结构与方向。[点击查看详情]

着眼创新 “含金量”提升

回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史,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如今,中国正在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外企角色依然重要,但变化已经悄然发生。
  自2015年开始,有关“外企撤离中国大潮”的消息就甚嚣尘上。诚然,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过程中,部分低端产业出现了向价格洼地转移的情形。另一方面,在“腾笼换鸟”的效应下,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被放置到越来越重要的发展地位。
  近年来,在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扩大引进外资的环境下,以往依赖低中国劳动成本、低环境成本或仍钟情于“超国民待遇”的外企逐渐转变战略,转而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点击查看详情]

瞄准高精尖 打好转型牌

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一带一路”提供金融支持,以及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等,皆是当前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直接体现。而在这些领域,国际金融机构具有自身的全球网络和特定金融领域等专长,和中资金融机构、区域性发展银行和多边发展机构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发挥独特的作用。
  近期,新华网财经专访了渣打中国行长、总裁兼副董事长张晓蕾。在谈及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深远意义和丰富内涵时,她说:“这是中国在更高和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体现,也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促进市场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
  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储备货币(SDR)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大国际货币。越来越国际金融机构也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不断稳步发展。[点击查看详情]

外资行瞄准人民币业务

随着中国经济向 “新常态”转型,国际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经济结构调整、低利差、数字化趋势等外部挑战,却也不乏机遇。
  花旗中国行长、首席执行官林钰华表示,花旗一如既往地参与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创新。“中国始终是花旗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看好包括人民币国际化在内的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各项机遇,并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她说。[点击查看详情]

国际金融机构的机遇与挑战
菜单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